阅读历史 |

44弓鸣县?番外(1 / 2)

加入书签

符庄恳求鱼宣不要将她斩杀弓鸣的事告知其他人。

符芹向来不许她涉足危险,从前冯时惜读书时,每每符庄想跟着去,都会被拒绝。

符庄原本是孤儿,她并非弓鸣县人,而是被渡头的浣衣妇人救下的。

浣衣妇人发现她时,小小的女婴躺在木盆里,从河流的上游漂下来。

妇人将她救下,却没法养她。

平民百姓家里本就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妇人家中已有二子一女,她浣衣正是为了补贴家用。

上游战事不绝,女婴能安全到达渡头已经是奇迹,若不管她,无非饿死或淹死。

妇人不忍,将她带回去,准备替她寻一户人家。

只是过了十天,渡头村的家家户户都找过了,各家都有难处,只余村头独居的痴儿。

痴儿照料自己过活倒是没问题,能下地能做饭的,平日穿戴也干净,可妇人自己有孩子,自然知道带大一个婴孩不仅仅是吃吃喝喝,万万做不出把女婴交给痴儿的事。

妇人捡到女婴时正是开春,每日喂些米汤,喂到了夏末。

雨水频频,渡头的水线都高了不少,靠岸的人家不得不往里搬。

往年都是如此,村民们习以为常。

那段时间痴儿总是在家里坐不住,来妇人家中看女婴。

水边危险,妇人不得已停了浣衣,又做起针线活,有人帮忙看顾当然好。

妇人家最小的孩子与女婴差不多年岁,痴儿却只对她感兴趣,每日抱在怀里晃悠。

落雨七日不绝,土路上举步维艰,满是深深的泥脚印。

村里气氛日渐阴郁。

水再这么漫上来,地里的庄稼根本活不成,来年更难过。

这天夜里,雨势空前。

渡头边的村民屋子被水淹了,到妇人家中借住,于是妇人就让四个孩子去村头的痴儿那儿借住。

凌晨,女婴的哭声将其他人吵醒。

雨没停,最大的孩子往外看了一眼,当即喊道:“快,快!咱到山上去!”

水线已经上涨到门口了。

痴儿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

他当即抱起女婴往外跑。

但妇人家的二女儿抱着小儿子,忧心忡忡:“爹娘怎么办?”

大儿子不过十一岁,他也想不到好办法。

“咱先上山,看看有没有人在,大家一块儿去救人更稳妥。”

对于几个孩子来说,顶着洪灾救人与送死没区别,只能寄希望于大人。

可是他们忘了,痴儿的屋子在村头,是整个渡头村地势最高的地方。

若有人逃出生天,经过时怎么会不来叩门提醒呢?

痴儿带着四个孩子在山腰待到天亮,也没见半个人影。

雨势最大的时候已经过去,这会儿只下着牛毛小雨。

水线没有退去的迹象,他们不敢轻易下山,心一点点往下沉。

这情形,两个较大的孩子心里都知道,村民们生还的可能微乎其微。

妇人家的大儿子临出门带上了痴儿灶台边的干粮饼,那是痴儿平时下地带去填肚子的,现在成了帮他们熬过这场洪水的粮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