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数钱(2 / 2)

加入书签

但天马上黑了,他回家还要翻个山,就算此刻就往家赶,等他到家天早黑透了。货郎张是个顾家的,家中还有怀着身孕的妻子等着,若非急事,定是不会这个时间专门往庄聿白这跑一趟。

货郎张便扯过巾帕擦着额头和脖子里的汗水,便用力地将嘴里的气喘匀,来时走得太急,一时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了。

庄聿白看着着急:“是不是出事了?你被人抢了?有歹人追你?或者,难道是你家里……你倒是说句话啊!”

货郎张拼命摆手,庄聿白越催他越急,脸红脖子粗了半天终于蹦出一句话:“……小郎君,我明日要加量……加到60包!”

“我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你说你……”庄聿白大大松了口气,给货郎张端杯水,让他歇歇脚。

货郎张红光满面:“上次20包根本不够卖的。多亏了孟书郎给写的这招幌,气派!聚人气!这一路走,一路人都在问这‘金玉满堂’是个啥。有听说过或者吃过的,还帮忙说好话。”

货郎张接过父亲的这副货担也有几个年头。自打他儿时跟着父亲走街串巷,到他自己挑起全家的温饱,他从来没见过,也从不敢想有朝一日人们会如此追捧他家的货担。

这才将金玉满堂加入货担没几天,自己竟一下成了远近闻名的货郎。“金玉满堂货郎张”的名号也叫响了。

货郎是个力气活儿,除了肩挑货担每日走上几十里路,还要变着花样吆喝。以往一天下来嗓子沙哑疼痛,经常晚上到家后已经痛得说不出话。即使这样,肯到自己货担前驻足的人也不多。

眼下不一样了,短短几天光景,自己每到一处很快就会被人群围住,还有不少孩童跟在身旁拍手喊“金玉满堂货郎张”!

金球玉片自然紧俏,连货担上的其他东西也跟着卖出去不少,每日能多赚上三十几文。家中餐桌上米面不再那么紧巴巴,偶而也能买个鸡蛋让家中双身子的那位补一补。孟书郎和小郎君,简直就是他们家的福星。

庄聿白想到虾片会畅销,但没想到会到如此抢手的地步。

货郎担短时间能卖20包已经很不错了。自然是卖出去的越多,对大家越有利。昨天卖20包,今天40包,后天60包……但货郎张每天能走到的地方就这周边十几里,别看大家现在追捧,总有疲软的一天。莫如一开始就限额售卖,更利于长线运营。

一则目前产能有限,制作不了这么更多。二则适当“饥饿营销”。一个东西若随时可以得到,大家便不会觉得它有什么好。但若每天只有这么多,任你加价也没有,人们会认为这东西稀缺难得,自然每天惦记着。这样生意才能尽可能长久做下去。

当然逢年过节可以适当加量,比如眼看的端午。

庄聿白看看院中晒着的坯片:“玉片30包有的,金球目前家中没有了……这样,我们晚上做出来,明早凑齐30包。”

货郎张先是听了一通“饥饿营销”,云里雾里一知半解。又听庄聿白说金球没了,心中是越来越凉,好在后面听到帮着赶制,一下放了心,嘿嘿笑起来,两排白牙全露出来,一个劲点头说“好”。

“瞧我这记性!”货郎张嗔怪骂了自己一句,忙慌慌从衣襟里掏出个半旧的钱袋子,“辛苦小郎君了。这是上次20包的钱,一共140文。小郎君点一点。”

庄聿白也没客套,接过来往院中木桌上一倒,认真数了遍:“140文,分文不差!天晚了,我们也不虚留你。不过我想着你明早还要过来。若信得过,这货担就放在我家。这样你往返还能省些脚力,也能走得快些,赶一赶,天大黑之前估计能到家。”

货郎张哪有不愿意的。这是孟书郎和小郎君家,自己连孟书郎和小郎君都信不过,自己还能信得过谁!只是难为他们这点小事都能为自己考虑到。

货郎张走后,庄聿白将今日所有的钱,一股脑全堆上孟知彰的书桌。此前他以为7000文能堆满一桌,那是想多了,只今日一天收入,桌面上已经满满当当了。

庄聿白将那块石砚和竹子笔架往一旁推了推,继续数钱!

664文+168文+140文=972文

972文!

“若今天再有个28文收入,就能凑成1两银子了。”屋里上了灯,庄聿白笑盈盈从那一堆铜钱堆里抬起头看孟知彰,带着一丝得意的炫耀。

人就是容易得陇望蜀,此前觉得一天能有个大几十上百文收入,已经心满意足,此时守着九百多文钱,想的竟是还差28文凑整。

孟知彰没说话,转身将钱袋拿过来,数出24文:“孟某剩下24文一并提前给了,请琥珀公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