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0玄孙(1 / 2)

加入书签

契书需写明定金、住址,索性那二十两香露钱早晚得拿出来花用,瑛娘便主动将之算作定钱交于掌柜,又如实报上老汪家所在住址。

听得瑛娘是与丰县县城相距二十来里的农户,瓷器铺子掌柜写契的手都顿了顿,险些在契书上留下墨印。

好在二十两银实实在在,八十件细颈瓷瓶的两千多文也作堆摆在柜面上,掌柜及时回神,匆匆几笔写完契书,签上姓名,才推至瑛娘面前叫她来签。

瑛娘写的却非闺房娘子常用的簪花小楷,而是某一世轮转时习得、练过十年的“汉隶”。

掌柜看得惊疑,待得瑛娘写下瓷面所留字样,更是不可抑制地取了来端详。

“小娘子如此年纪,手书却峻抒凌厉,真真儿是叫人服气!”

可惜不是男子。

若生得童子身,凭这一手好字,在科举一途少说也能得一举人名头。

瑛娘见多了类同掌柜这般的憾惋,放下笔,只笑了笑,又抬手点了店中刷了釉色的陶罐,“劳烦掌柜再与我五个陶罐,作价几何?”

这陶罐虽刷了釉色,但体量只如头大,五个算来也只值当四十文钱,掌柜做得这笔大买卖,如何舍得下脸面收这四十来文,当即摆了摆手,只叫瑛娘拿了走。

“那这五个算掌柜送的,再与我五个算我买的。”

掌柜失笑,却不好再与瑛娘掰扯了,“罢了!罢了!十个罐子小娘子可不好拿,不如我遣伙计随你走一趟?”

送货上门,瑛娘自是乐得自在,点出四十文来放进柜面儿上的铜钱堆里,道:“家中有人眼下正在东市档口摆摊营生,掌柜只需叫伙计帮我送至档口,晚些时候自有家中驴车托运回村。”

“成。”

陈氏和汪辰忙活着支应面摊子,见瑛娘带着十个陶罐回来也没多管,待得午时末卖完今日带来的东西,才连人带罐一并拉回了家里。

而家里头也都各自忙活着,瑛娘讨了个耳根清闲,松快了两日,才将村邻陆续送来的槐花分五日蒸作香露装瓶。

汪文、汪武这几日也收完了陈艾、烧好了蚌壳为徐氏存备,眼瞅着瑛娘自个儿费力做活,在她身旁很是一阵挝耳挠腮,才讨来了端天锅、添花、加柴的活计。

瑛娘乐得轻省,只管守着花露复蒸、换罐为瓶,待五日做完,才点了五百文来叫两个哥哥分去。

“妹妹,你这花露做来不难,能卖着钱么?咋给我们恁多。”

“哥哥安心,这一小瓶便能卖得一两银。”

“嚯!”

听得卖价,汪文、汪武自是收得心安理得,接过钱便夸起了瑛娘:“还是妹子贴心!知道与哥哥工钱!”

瑛娘忍不住一笑,又听汪文忧心道:“这挣钱的法子没甚难的,你咋敞着院子就做了?要传了出去,你这钱还挣不挣了?”

“便叫人学去,城头也没人给得出高价。”

杂货铺子的掌柜可不是个摆设,且他背后还有东家,只要那东家不傻,她一句话,他们便不会为了这二三百两的生意舍了颜料的大头。

汪文、汪武听得迷糊,没得多想,又听瑛娘发问:“五哥、六哥心头可有成算?也盼着我与你们想个什么营生来做吗?”

“……”

两兄弟一时默然。

半晌后,汪武才先憋不住,道:“我跟你五哥先头打算养兔子,可这营生不是叫四姐夫做去了么?总不能再养来与他们抢客吧?”

“那五哥六哥以为去商队做学徒有无前途可言?若与四叔四婶说了,他们可会同意你们去做?”

汪文、汪武都是活泼的性子,端是在家坐不住的,听得瑛娘提及商队还有些不信,复又对视一眼,得见彼此目光动然,这才考虑起去商队的可行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