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1弯酸(1 / 2)

加入书签

三月将过,万事齐备。

为保色度,艾草需得趁鲜取色,瑛娘便先取了艾草来制。

而艾草鲜嫩时,草汁儿可做青团,几百斤艾草需得舂细成蓉,瑛娘支使汪文、汪武两兄弟来做,自个儿先舂了些来煮汁儿和面,

取酱菜、肥肉宰细过油以备作馅儿,再取江米粉、麦粉各半,煮沸的艾草汁儿滤得艾蓉,入面一起和匀,包上咸香肉馅上锅蒸熟,一屉蒸来五十几个,除开还吃不得的小林氏和汪明起,一人将将分得三个。

滤过的艾草汁儿自然也不浪费,染过四月要用的布块,瑛娘又从徐氏手头缠来半匹棉绢染了裁衣,叫徐氏好一顿弯酸[注1]。

瑛娘没往心头去,“嘻嘻”笑过,扭头便投入艾草取色的工序中去。

舂好煮过的艾草汁儿晾凉后加石灰水调色,因着色可调,瑛娘便只调了深绿,待艾草汁儿搅出绒絮,镇上一夜便能分出艾草浆。

艾草浆分盆晾晒,前后五日即可干透,干透的色块以乳钵研细,筛出杂质,这一批艾绿颜料便算成了。

制成的颜料分装也算麻烦,瑛娘拿了广口胭脂扣和戥子,直接将活儿支给汪文、汪武去做。

“待下旬交付,再给你们工钱。”

“成!”

艾绿制成,瑛娘又着手处理栀子。

栀子舂细不易,瑛娘便用踏碓舂过再用石磨研磨,几百斤干栀子花了几日全磨细入缸存备,分得几批来煎煮。

沸水沏过,搅匀浸泡二三刻,再以细布滤汁儿,反复几次,所得橙红汁液尽数整合入锅熬煮。

栀子自带了果胶,期间熬煮自然也是离不得人的,熬至汁液粘稠,架锅隔屉蒸干,晾晒三日,复又舂细过筛,忙过之后,正好汪文、汪武两兄弟又能继续戥量分装。

此二色成,自得抓紧时间熬煮茜草根。

熬好的茜色汁水整合入盆,加少量豆萁染过的草木灰水调至纯红,再加白矾搅匀,分装两盆。

一盆加白善土、一盆加石灰水,调出红、粉二色,静置一夜,滤去上层浮液,烘干沉淀,晾晒三五日即可研磨成粉,过筛分装。

这一批做来,四月已至尾根儿,四色分装完还有余量,瑛娘便估摸着加了些鳔胶调制成色条,好叫杂货铺子的掌柜献于东家,无论自用亦或送人皆可。

可惜花青存量不多,余下的却是不够制得色条了,还待十月交付时再单做了送去。

“妹妹,明儿个要叫我们帮你送吗?”

“不用,我还坐三叔三婶的驴车去。”

汪文、汪武知悉颜料数目,瑛娘还得将仓里藏的一并送去交付,可不好叫他们察觉了。

听得不用进城,两兄弟也是些微遗憾,不过四月一过,汪木匠和四个儿子便要忙着给田地追肥、灌水,汪文、汪武不好叫他们受累,手头活计一松,便也倾心投入了农活。

瑛娘蹭了驴车进城,就在城门头叫了两个脚夫帮忙背货。

八十瓶香露并一千八百扣颜料装了满满两背篓,送至东市杂货铺子只需得十文钱。

汪辰倒是想帮瑛娘省了这十文,陈氏却不乐意,挑眉弄眼一通催,汪辰也只得放弃。

“妹,那你自个儿小心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