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话本(2 / 2)
这一路买来便去了小半日,章文德今日也算得了实惠,自然少不了请瑛娘一顿好饭,回杂货铺子存放好东西,两人便径直去了坊市与西市想接处的酒楼。
这酒楼是罕见的三层小楼,章文德给了银钱,直接带着瑛娘上了二楼小间儿,一间儿摆了三张桌,人少时也勉强算得一个包间儿。
瑛娘腹中空空,倒也没与章文德客气,两人无声吃了一阵,章文德才放下筷箸等瑛娘扫尾。
瑛娘吃得也不慢,放下筷箸便有些羞怯,“叫章叔看笑话了,我还是头回吃上这般精致的饭菜。”
章文德“哈哈”一笑,“瞧着你采买时舍钱的模样,可不像没吃过好东西的样子啊?”
“那都是家里头用得上的,怎能跟吃进自个儿嘴里的一样?”
章文德可没忘记最初见着瑛娘时,她拿来典换的琉璃珠,只笑了笑,不见得当真,转而另提一事。
“上回签了契,我将契书送与东家,东家瞧你字好,还问我能不能帮着求一幅墨宝。如何?可愿写一幅字,叫章叔拿去做脸?”
“章叔莫不是帮我吹嘘了?叫东家知晓我不过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娘子,那字可不得叫人拿去烧了?”
章文德忍不住又是一阵大笑,“倒是叫你误会了,我这位东家为人最是淳善厚道,整个儿丰县论来他也当得第一,签契时我便与他说过你。”
东家厚道方可笼络人心。
瑛娘本就有心借章文德与其东家往来,确定他所言求字属实,便也应了他的请求。
西市有书坊,章文德便没往东市去买纸,直接在书坊买了卷轴,好叫瑛娘挥毫。
送与东家,所书用词需得考量。
以章文德描述,这位东家该是个和善的长辈,瑛娘琢磨片刻,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和年纪,最终选定“谢尽浮名更无事,灯前儿女话团栾[注1]”,在心头默了两遍,提笔书于纸上,落款“苦禅”。
瑛娘的字一气呵成,章文德看得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息,再看落款却是不能解其意,“怎么是苦禅?”
最初用“苦禅”是为甚?
瑛娘想了许久,记起那一世“自己”出生于禅学世家,然禅学晦涩难懂,她又是初识字的盲流,每日辰课最痛苦的莫过于生记禅理,长辈嫌她愚钝,赐号“苦禅”,久而久之也就用惯了。
之后与好友通信,“苦禅”成了她的别号,其后制墨也以此为铭。
但这经历不可说,念及仓里藏着的墨锭,瑛娘只得将这别号认下,“却是随意想的。送给东家的字,总不好留下我姓名吧?”
书法大家的墨宝总有别号印章,章文德只当瑛娘小孩儿心性,“哈哈”笑过,便将晾干的卷轴收了起来,“那回头可得请东家拿给公子看,也好叫他猜猜这字出自谁人之手。”
“常听章叔提起东家公子,却是不知公子如今年岁?”
“约摸十六,今年秋就要下场应试,若无意外,来年便可去府学读书了。”
潭徽书院只是丰县县学,其中学子多为童生,待得考取秀才之名,方能得荐书前往府学就习。
十六岁的秀才并非寻常,想必来日成就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