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置产(1 / 2)
丰县东、西两市自成一派,其中商铺也有三六九等之分。
西市商铺瑛娘暂时无法匹及,牛二便只与她介绍了东市商铺。
东市之中,人气旺盛的上佳地段,门庭一丈、进深三丈的普通铺子就得卖上三百两银,这等铺子前头可接人纳物,最里处也能隔出一个小间儿供平日歇脚,喊价四百两银算不得虚高。
次一些的位置,铺面进深不长,相邻商户也多,但这类商铺多带适居的独院,胜在门庭阔宽半丈,适宜独门独户的小商户一家子营生,因而卖价比前者还要高些,牛二手头那一处就叫铺主喊到了五百两银的高价。
再差些的就是市尾临近农集的“窄面儿”,进深只足一丈,门庭也只八尺,若要做个什么吃食买卖,还得像那老两口支的茶摊子那般占用外头的地界才落得下脚,这类商铺属实不适用,也就靠后头的院子抬抬价,卖得三百八十两银。
三房面铺子便属于次一些的独院商铺,租赁月需三两银,若买下来收租,赁个十四年也能收回本钱。
说来也巧,牛二手头这铺子正好与面铺子相邻,地段属实算好。
“五百两可有少?”
牛二一听瑛娘属意于此,登时高兴非常,不过那铺主不是那等好说话的主儿,他也不好与瑛娘夸口,只老实道:“五百两是一口价,不过里头装潢都还算新,院子里也有一口甜水井,不管自用亦或赁出去都不得吃亏。”
东市的铺子不比西市的紧俏,但若想买个如意的也难。
“那请牛二叔帮忙引见铺主,若能今日定下最好。”
“……”牛二没料到瑛娘如此爽快,错眼去看云氏,见她面无异色,心知这单买卖多半能成,登时露出喜色,“瑛娘等我一等,我这就去找铺主来。”
东市的铺主多是城中小富的商户,牛二很快便寻了人来。
此人亦是爽快,以为买铺子的是云氏,见面便与她确认是否,听得商铺过户签署瑛娘姓名才露出惊疑。
不过铺子卖给谁都是卖,铺主不欲之后再有牵扯,索性领着瑛娘母女三人去铺面看过,才叫牛二开据中人介书,好拿了地契同去户所加印过户。
确定要买铺子,瑛娘便借口去取现银,约定户所外汇合,先带着云氏与?娘先回了三房的面铺子。
?娘懵懂,只知以银计算的都是贵价,一路上顾不得喊累,咬着指尖时不时盯上瑛娘一眼。
瑛娘看得好笑,点了点她的脸窝,道:“?娘想不想要个铺子?”
云氏嗔了瑛娘一眼,也伸手点了一下她的额角,“别叫你妹妹养大了心,不然来日真叫你贴补她一个铺子,看你如何好说!”
“便是真贴补亦未不可。”
瑛娘琢磨着那五百两的铺子还是先赁出去,等回头抽空试着做一做酥山,再来买个三百八十两的铺子记在云氏名下做冰饮的买卖也不错。
不过东市人群多为丰县普通住户与十里八村的农户,真做冰饮也得先考虑过定价才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