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皇帝的思考4(1 / 2)

加入书签

他静默不语,目光垂下,端肃如雕像。

他清楚,皇帝正在品评的不仅仅是奏折的内容,还有他递折者的心思。

“竞标之法……”皇帝低声念出这几个字,停顿片刻,像是在反复咀嚼其中的意味。许久,他将折子合上,视线转向赵怀书,神色不辨喜怒:“这主意,是谁的?”

赵怀书抬头,清隽的面容平静如水:“奴婢不敢居功,这是关掌记所提,臣不过略作整理。”

皇帝略有停顿,目光在他身上游移了一瞬,似是想从他平和的表情中捕捉出更多隐秘,却最终未言。

“哦?”皇帝挑眉,目光微眯,似是兴味盎然,又带着几分捉摸不透,“朕记得,关宁不过是个从贵妃那个案子中脱颖而出的年轻女子。她竟有如此见识?”

赵怀书沉吟片刻,答道:“关掌记虽入宫未久,但才思敏锐,目光独到。她所言所行,皆为解难谋策,从不为私利着想。”

这番话说得恭敬而谨慎,却隐隐透出一丝钦佩。赵怀书自己未察觉,他的语调在提到“关掌记”时,微微多了一分柔和,少了一分防备。

皇帝低笑一声,指尖摩挲着折子边缘,缓缓说道:“听起来,倒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赵怀书闻言,抬起头,迎上皇帝探究的目光,随即低声道:“奴婢以为,她确有才干。”

“才干……”皇帝重复着这两个字,语调忽缓忽沉,像是在低声咀嚼这两个字的分量。

他缓缓踱步到窗前,望着殿外的深沉夜色,背影沉稳如山。

“才干是一时之用,忠诚却是一世之基。你可知,世间才情之人多如繁星,一个人今日志向清明,未必明日仍可堪用。”

赵怀书一时语塞。他知道,皇帝的话不仅仅是告诫,也是对关宁的试探。

而他,也无法反驳这一点。

皇帝终于抬眼,看向赵怀书,目光深邃而探究,问道:“你怎么看她?”

话来得突兀,赵怀书微微一愣。

他垂首拱手道:“奴婢以为,关掌记出身将门,见识不凡,言行透着一股赤诚。”

皇帝未语,复又低头细读,但每个字仿佛都化成了一把刀,在他心中来回剖析。

赵怀书的评价,是无数人对他的曾经的评价。世家出身,不屑趋炎附势,却又不得不在现实中学会步步为营。

但这世上真的会有毫无瑕疵的“赤诚”之人吗?

片刻后,皇帝慢慢放下奏折,冷静问:“她的想法,你怎么看?”

赵怀书沉吟了一下,答道:“此法若行,陛下可抑权贵之私,平商贾之路,既能填国库,又能免下民劳苦,长远来看,或可助陛下推行新制。但若实施不慎,怕是会遭世家、商贾联手阻挠。”

皇帝轻轻“嗯”了一声,修长的指尖拂过奏折的边缘。

他微微仰头,目光落向书案后的屏风,那里绘着壮阔山河,一龙飞腾其中。

“竞标法,”他终于开口,语气如涓涓溪流,“如你所言,可解当下之急,也能削弱那些顽固家族的势力。但这法子终究需人来行。”

赵怀书一凛,低声问:“陛下是担忧此法会被利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