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皇帝的思考4(2 / 2)
皇帝未正面回答,而是若有所思地道:“人性之复杂,不比山水易测。一个人的聪慧是好事,但聪慧太甚,若心思不正,便成了隐患。”
赵怀书隐约听出了话中的沉重。他眼前浮现出关宁清冷却又执着的身影,顿时感到胸口微微收紧。
如果她的聪慧会成为陛下怀疑的原因,那该怎么办?
赵怀书心底微微一紧,却不便多言,他忍不住:“奴婢以为,关宁之心,尚无觊觎权势之念。且她处事有度,不骄不躁。她虽不熟朝堂规矩,却不失从容,有胆识而知分寸。更可贵的是,她所言并非谋私,而是存心为公,愿尽力解时弊。”
“你为何如此信她?”皇帝突然而来的反问带着几分探究的意味。
赵怀书心头微颤,抬眼与皇帝对视,却看不透他眼底的深意。
他深吸一口气,低声道:“奴婢信她,是因她本心如镜,从未见其逢迎趋炎,也未见其贪权妄议。这样的品性,才最难得。”
“本心如镜?”皇帝轻声重复,喃喃自语般地低笑了一声。他的目光落回奏折,再次翻动,却显得比先前更缓慢。
本心如镜……
这话他不敢轻易信。
关宁的表现无疑让他惊艳,她那极具跳脱却又精准切中的思路,甚至让他怀疑,眼前这个女子是否真的仅是一个入宫未久的女官。
然而,她的出众,正是隐患所在。
“一个人的心性,是当看长久的。”皇帝缓缓开口,声音不急不缓,像是对赵怀书说,也像是在自言自语,“她现在没有觊觎之念,不代表将来也没有。怀书,你曾因你的父亲承受大难,你应该明白,这世上没有无欲无求的人。所有的忠诚,都需要代价。”
赵怀书低声应道:“奴婢谨记陛下教诲。”
皇帝挥手示意他退下,目光却久久未移开案上的奏折。
退下时,他回头望了眼御案后的身影。
那人如山如海,无论有多少谋算,也看不透其深处的波澜。
皇帝重新打开,目光落在其中一段有关竞标的描述上,眼底浮现出几分晦暗不明的情绪。
这份奏折的大胆设想,虽未直接指明朝堂弊端,却已从小小御用菜园,勾画出一个全新的规制。
“大胆、细致、明快……”皇帝轻声自语,像是在评价这份奏折,又像是在评价折子背后的那个人。
思忖片刻,他转头对立于侧的太监吩咐道:“去查关宁的背景,家世、经历,无论细枝末节都不可遗漏,再派人看着她,记录一言一行。”
“是,陛下。”太监不敢怠慢,迅速领命离开。
皇帝目送他远去,目光缓缓收回。他缓缓踱到窗前,目光投向殿外深沉的夜色,嘴角微微扬起,却未带半分笑意。
“有趣。”
他说话的声音很轻,几乎被风吹散,但那语气中透出的韵味,却令人不寒而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