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湖州与宣州1(1 / 2)
赵骁同李长风搬着几册账簿走到大堂,赵骁神色莫辨地看着关宁堂而皇之坐在县令的位置上。
李长风把案册摆开:“大人,这是郎溪春汛时候的账簿,这是端午汛时候的帐篷。”
大人???女人?!女大人!
赵骁抬头偷偷地看了眼那女人。
一脸严肃,神色正经,不怒自威,倒也像个当官的模样。
李长风把案册替关宁收好,站在一旁,脸色不轻松:“大人,郎溪的情况已然这样,我担心宣州府会有后手。”
“朝廷的赈灾船队后日便可抵达宣州,宣州这时还未管郎溪,我也在担心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李长风拱手道:“大人,那我们要不要提前做些什么?如果宣州府的人直接派人过来……”
“不必与他们起冲突。如果他们有所动作,你只需要盯紧郎溪,务必确保这些天一切安稳,绝不能让任何人插手破坏。”
后天粮船一到,这粮不仅能让郎溪的百姓暂时渡过难关,也会让宣州府先前所有的掩饰失去意义。
李长风点头应下:“是,大人。”
“嗯。”关宁轻声应了一句,目光在案上的地图上停留了片刻。
宣州府与湖州府联手的可能性极大。这两位刺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转移矛盾。
李长风急忙问:“大人,那这几日我是否要加强防范?”
“对。”关宁抬头看向他,叮嘱道,“郎溪的百姓不能再承受任何折腾。你要派出可靠的人手,但切记不可轻举妄动,只需保证郎溪内部不乱。”
李长风心领神会:“下官明白。”
“还有一事。”关宁停顿片刻,补充道,“宣州的粮分到郎溪后,你务必亲自清点、接收,一点损耗都不能有,保留证据,以及自身安危。”
“是。”李长风俯身答道,眼神里透出几分坚定。
*
归来的路上,关宁的心却无法安宁,湖州刺史与宣州刺史如果真的有问题,他们绝不会坐以待毙,他们若要推卸责任,必定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替罪羊”。
她想起魏翰??那个被左相提拔起来的寒门官员。
客栈内,关宁把从郎溪县带回来的账簿资料,整齐地摊开在案上。
她凝视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脑海中却反复回荡着李长风的叮嘱
郎溪今年的春汛过后便粮草不继,修堤多是苦力支撑,但大局还算平稳。端午讯时候的粮草,多是从湖州借来的,后来渐渐越来越少,只能挨家挨户找大户借粮才拖延至今,如今大家只能以麦麸度日……
若仅仅是宣州粮草不足,不应放任郎溪不管?郎溪的赈灾银两也未曾看到,若是全部用来购买赈灾粮草,为何又要从湖州借粮?更遑论郎溪县堤坝的毁损后,宣州府的态度竟然如此冷漠。她思绪纷乱,却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一张张翻阅下去,目光扫过每一处细节,想从中捕捉蛛丝马迹。
“赈灾粮船后天就会到宣州,这几天宣州府必定有所动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