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大婚(1 / 2)
上个月后,出了丧期,宣旨的小太监带着圣旨来到了侯府门前。
展开明黄的圣旨,声音清朗,大声宣读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安远侯府文氏长女文欢,姿容端丽,德性贞淑,才情出众,名扬遐迩。尔之芳名,早入朕心,今特赐婚于襄平侯,以结秦晋之好。望尔等婚后相敬如宾,共筑家国和谐之基。择良辰吉日,行大婚之礼,以昭天下。钦此!
宣旨的小太监都走了,文云霆还呆呆愣在原地。
不是说女儿的婚约已经解除了吗?虽然知道女儿最终估计还是会和那崔九堂在一起,可是本以为还能再多留些时日,没想到这赐婚的圣旨这么快就下来了。
侯爷本来听说了一些传言,说是国丧期满后圣上便会下旨为人赐婚,只是这赐婚的对象并不知是哪两家。
于是前几日宫中去礼部尚书府,和已经落魄了的杨府上宣读圣旨的时候,侯爷心中还存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原来是给他们赐婚,还好,还好不是自己家,女儿还能再多留一段时日。
崔九堂那小子近日一直往侯府跑,今日送条南边来的浮光锦,明日送一匹软烟罗,侯爷本觉得不太满意,一个半大小子一天天往自己府里钻,打的又是自家闺女的主意,任哪个当爹的也不乐见。
可是这个小子极会做人,近日侯爷管辖的粮草运输事宜中有些东西需要与户部做个对接,换言之,就是有事情可能要求到这个小子头上。
文云霆正纠结这件事情如何开口,崔九堂却带着东西亲自来拜访了他。
话未开口,便先呈送上了两盒金瓜贡茶。
“听阿欢说,您一向最爱喝这种茶叶,故而特意请人送了些过来,特意孝敬您。听说近日粮草运送的事宜繁杂,侯爷放心,我们户部自上到下,都听侯爷您的安排,我让他们好好配合,定然不耽误圣上的嘱托。”
几句话,既解决了里子,也有了面子。侯爷一句话未开口,事情就已经成了,心中还无比妥帖。
虽然知道这小子是冲着自家闺女来的,可是这份心意与拍马屁的尺度把控,即便是比他老成的多的官员也很难如他一般圆滑从容。
这样看来,闺女嫁给他,也不是一个不好的选择。
不过太皇太后刚薨逝,圣上就一桩接着一桩的赐婚,只说是太皇太后生前就爱热闹,死后也不希望按照以往惯例守孝一年之久,只三个月丧期一过便可以恢复婚嫁之事了。
百姓们欢欣鼓舞,毕竟国丧时间若是延长至一年,家中儿女婚事便不好说了,如今圣上下令,三个月丧期一过便可以自由举行婚嫁事宜,更是带头连续赐下两桩婚事,百姓们更是纷纷开始筹备起自家的喜事来。
侯爷舍不得女儿,每日在府中愁眉苦脸,不过楚清确没有像侯爷这般。
毕竟能够圣旨赐婚,且嫁的又是心爱之人,世间能有多少女子能如自己女儿这般。
因着二人如今都是有身份的人,一个是襄平侯,一个类比县主,二人成婚也是需要内务府择期准备的,于是沉寂了许久的宫中也因着这一桩喜事热闹了起来。
侯府内,桑榆堂内遍布红绸锦布,房檐廊角,枝桠树木上挂满了红色的绸花,好不鲜艳。
绿枝交错,错落的树影之间挥洒下褴褛金辉。府中的树木上披挂着胭脂红的纱幔,无风的时候静静垂落,好似碧波之间荡漾的红色云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