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第十七章(2 / 2)

加入书签

他这个人坏又坏得不彻底,唯一仅剩的良知还是当初在文华殿读四书五经时候残存下的一点美德。就因为还剩下那么一点稀薄的良知,所以他太知道他现在做的事情有多糟糕,所以他也挺怕被李挽朝知道真相。

灯火葳蕤摇曳,齐扶锦低垂的眼眸辨认不出情绪。

忠吉知这件事情不大好办,也没有开口催促。

不知过了多久,久到外面的天都黑了透,齐扶锦终于开口了,他道:“随便找个法子让温沉死了,不要露出能被人发现的马脚。”

这是他很早,还在恩文府的时候就已经做出的决定。

如今,也仍旧是这个决定。

忠吉明白了齐扶锦的意思,他这是想“善始善终”,不拆破最后的谎言,给温沉和李挽朝之间留下最后的体面,与其这样说,倒不如说......是给齐扶锦一个人留下的体面。

忠吉心里面有了数之后,就要告退,可齐扶锦又叫住了他,“往后她的事情不用再和我提了,你全权处理。”

他不应该再去记起在恩文府的事情了。

只要忠吉不再提,只要这件事结束了,他就自然而然会忘记那些事情了。

*

等到了八月,李挽朝终于收到了京城的书信。

是温沉寄来的。

上面的内容大致是说,他现在已经在京城之中安定了下来,待到中秋过后就是秋闱,他让她不要担心他。

李挽朝收到了温沉寄来的信,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她相信温沉的为人,也不觉得他会拿了钱就消失得杳无音讯,她是害怕上京途中多灾多难,他出了什么意外,不过好在最后是没什么事。

信笺上有地址,李挽朝赶忙提笔给温沉回了一封信,嘱咐他在京城好吃好喝,千万不要亏待了自己,现如今天大地大,考试最大。

她和他太久没有联系,实在是有说不完的话想要去说。

她说他不知道自己有多担心他,只怕他在上京途中遇了什么害,说他往后不能这样了,要是碰到了个驿站就该给家里头回一封信。

她还说让他也不用挂念自己,家里头一切都很好。李弘远因为上回在寿辰上闹出来的事情,直到现在都还在被罚禁闭,陈氏和老夫人最近都在头疼那个有了身孕的青楼女子的事情,没功夫来折腾她。

她又怕自己说太多,耽搁了温沉看书温习的功夫,话至此,也没再说下去了,最后信笺末尾只留下一句,“盼君尺素至”,便匆匆结束了那些说不尽的话。

自从收到了他的信后,心也渐渐安定了下来。李挽朝在府上也没什么事情,每日闲来无事之时就做些绣活,也可以卖回些钱来,她近来无事,也就等着温沉早日科举回来。

正午的阳光垂直照射在庭院中,李挽朝用过午膳后就躺在屋子里头准备小憩一会,知霞在一旁被她扇着扇子。

窗外的蝉鸣声啼叫不歇,催人入睡,就在李挽朝要睡着之时,院子外头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李挽朝一下清醒了过来,她和知霞相视一看,后者起身去了外面开门,没想到竟然是那日搅乱了宴席的青楼女子。

那女子名青橙,此刻形容邋遢,面色慌乱,抓着知霞的手求救,“姑娘,救救我吧!容我进去躲上一躲。”

知霞还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一时之间傻在了原地,反应过来后,马上拒绝了她,“不行不行,你快些走,这可不能叫你进来。”

这女子怕是从陈氏那边跑出来的,她可不敢把她放进去,不想叫他们那边的麻烦事烧到了他们这边来。

可青橙哪里肯听她的话,直接跪到了地上,抱上了知霞的大腿,“姑娘,您若不救我,那我可就没命了啊!”

知霞被这么一缠,赶也赶不走她了,怕叫人看到,会生出什么事端,一时之间急得额上都生出了不少的汗来。

“你快些起来啊,这是做些什么!”

青橙不听,两人就这样拉扯了起来。

李挽朝听到外面的动静,跟着出来,就见得这样一副场景。

两人在这样扯下去,势必会把别人引过来,她叹了口气,对知霞道:“让人进来先,别在门口扯来扯去了。”

知霞还想说些什么,然还没来得及开口,青橙就已经趁她分神之际跑进了院子里头。

没办法,李挽朝都开口了,她也不好再说,只得先把院门合上。

李挽朝也认出了这青楼女子,她见她落魄至极的模样,不禁问道:“你这怎会落得这般下场?”

她记得她肚子里头怀着李弘远的孩子,毕竟有子嗣,难道老夫人他们也会对她下手吗?

这事说来话长,青橙一想到李弘远就恨得咬牙切齿。

青橙道:“我肚子里头的孩子,根本就不是李弘远的。我本以为,李弘远要点脸面也不会说出自己不举之事,可谁知道,他为了不戴这乌龟帽,竟连这事都说出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