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18章(1 / 2)
眼前是一个裹着厚袄子,围着一条大大的白围巾的姑娘,她白净的脸冻得通红,从围巾上露出一双黑露露的眼睛,不好意思地朝他笑笑。
“小囡什么名字?”大爷突然觉得心情不错。
“施辽。”
老大爷起身在架子上找货,嘴里念叨:“施辽施辽,哎这儿有一个,我看看,北平来的。”
施辽原本不抱希望,没想到今天忽然有了信,她赶紧交了钱拿信,一出门就开始拆信。
老大爷又喝了一口茶,再抬头,看见那姑娘大冷天傻愣愣地站在外头,也不怕手冷,立即就开始拆信。他原本想把人喊到屋子里暖暖和和地看,最后一想姑娘这么开心,还是算了。
施辽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开始拆,信封里包了一个方盒子,然后又是一个信封。
方盒子上有一小张纸片,上面写着:
阿聊好:
这是一个美国产的柯达牌胶片相机,我上次说托你帮忙是想让你将这个相机带到照相馆让人把照片洗出来。照片洗出来后你先留着,若是不喜欢,日后再还给我。
注:另一封信最好等照片洗出来对照着看。
张默冲。
老大爷在屋内抖开一张大报,开始看的时候瞧了那姑娘一眼,她傻站着看信,读了四五行又瞧那姑娘一眼,她还傻站着。
他躺在椅子上刚换了个姿势,没想到那姑娘这时忽然推开门。
她把买的大包小包的菜搁在门口,边解围巾边喊:
“阿公,我的东西先在你这里放一会儿好不好,我去送个东西,很快的。”
大爷“哎”了一声,就看见那姑娘一句“多谢”,飞也似地跑出去,两只辫子搭在脑后,也随着她的动作蹦蹦??的。
大爷收回视线开始读报,不由得摇头慨笑。
*
六天之后,十二月三十一日,施辽顺利从照相馆取回照片,打开信封,入目又是熟悉的字体:
「阿聊好:
以下是对照片的一些介绍:
第一张:十月十八日,在原上恰逢当地民族的重要节日,该族人皆盛装出席,欢歌载舞。席间见到一头装扮得尤其华丽、浑身画满图腾的黑牛,我心生拍照留念以备日后调研的想法,才掏出相机准备询问牛主,此牛忽然连声哞叫,扭头与我四目相交。我想总不能大眼瞪小眼,于是赶忙后撤几步,向牛主交了一盒“盘尼西林”,这才得以在牛主的看护下拍到这张照片。
第二张:十月二十二日,又是碰巧遇上该部族,正准备低头掩面而溜(我们一行人穿着与当地不符,常被认为是来意不善的怪人,平时还是小心为妙的好),没想到却被人告知那日交出去的西药无意间治好了部长儿子的肺病,因此我们被人盛情邀请到包内吃饭。期间交谈甚欢,临走之际丁青简得部长之女赠一蒙药香片,我、偶然记起有一些民族以“嗅”喻“爱”(譬如古埃及人的亲热通过嗅闻(对方体味)来实现的,情诗里的“好姑娘”在见不到情郎时“无心化妆,无心施油”),回程路上我告知丁青简此事,没想到他登时面红耳赤,掩面就跑,我看准时机,赶紧按下快门拍下。
第三张:十月二十九日,在阿尔山火山群附近的大峡谷中徒步。在遍地嶙峋怪石中,偶然见到一座完好无缺的野鹿骸骨,骨架庞大,同行之古生物学者爱不挪眼,其他人亦无不肃目注视,叹为观止。
不过我特地观察了一下鹿髌骨,不知道你会不会玩投羊髌骨的游戏?这一带叫把这种游戏叫“嘎拉哈”,我小时候好像叫“抓羊子儿”,但我不会玩。」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