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接受表彰(1 / 2)

加入书签

“妹子,我家在水泥厂的家属大院,你下次要是还来厂里卖糕点,可以来纺织厂的家属大院找我。”说着把具体地址告诉了李枝念。

李枝念这才松了一口气,点头记下了。

零零散散的半个多小时才清完了剩下的库存,心里暗暗盘算着今天的收益,她从收的杂七杂八的票里把布票理出来,去供销社一下买了5尺布,爹娘各做一个外套应该够了吧,李枝念估量着,这次收到的票有限,家家户户都缺布,等下次再收了布票,再买多一些布。

话说刚刚那个大姐说她家就在纺织厂家属大院,下次真可以去转一圈,都是工人家属,肯定有这消费能力,说不定布票也多。

李枝念背上装着布的背篓,又走了2个多小时的路,回到向前大队。

“咚咚,李枝念同志在吗?有你的信?”有人敲了敲门。

“在。”李枝念大声应了一声从堂屋出来,刚回到家正准备喝口水缓缓,就听到个不认识的声音在叫他。信?难道是我投的稿有回信了?李枝念心里一喜,跑了几步来开门。

“有你的两封信,请签收一下!”邮递员师傅将信交给她。

一封是省城的,还有一封来自Z省宁市。

“谢谢您,您也辛苦了,进来喝杯水吗?”李枝念来了这么久,也学会了当地人的寒暄方式。

“不用,您客气了!”

人走后,李枝念迫不及待把两封信拿到房间拆开。

过年期间,李枝念插空写了好几篇征文稿件,寄给不同地方大大小小的报社,但是一直都没有回信。这几天正焦虑着呢,有些挫败,难道一个都没有被采用。

今天竟然收到了期盼已久的回信,虽然只有两封。

第一封信,就是省城的报社的回信,回信上表达了跟她再次约稿的意向。信封里还包含了本次稿件的稿费和一些邮票和其他票证。这个时期的稿费相对较低的,千字1元-4元不等。所以报社会从其他方面进行补偿,以鼓励创作者。不同报社的表达方式不同,省城报社的补偿就是这些票证了吧。

李枝念高兴极了,又打开第二封信。

但这封信不是报社的回信,而是林樾的?

两人有着同路去县城的缘分,而林樾当时的计谋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李枝念一直没找到机会跟他道谢。

虽然林樾当时留下了通信的地址,但李枝念想着他一直在军队里,肯定多有不便。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这段时间也很忙的!

打开信,发现除了询问关于钢铁厂车间主任孙平事件的后续外,还描绘了海岛生活。

“可能是那天路上没话找话,问他关于海岛的事情,让他以为我很感兴趣。”

李枝念于是提笔回信,跟他说了后续的孙平的处罚,并感谢对方的帮助。

一来二往,这样的通信竟保持了大半年。这就是后话了。

初八这天,李枝念全家出动到市里去。平时从向前大队到县里,都要走两个多小时。现在到市里,那就更远了,李枝念一家需要先走到县里再换乘客运车才能到。

“好在颁奖典礼在下午两点钟,不然咱们离这么远,昨天就得出发了,还要再市里住一晚,要多花好多钱啊!”刘桂玉庆幸道。

天还没亮,李枝念就已经热闹起来,燃着煤油灯的屋里,刘桂玉的话不停歇,“就穿昨天晚上我给你找出来的那件衣服哈,头发扎俩麻花辫就好,要不你穿好了我给你编。还有你记得用雪花膏搽脸!”

之前李枝念给她拿了两盒雪花膏,刘桂玉嘴里说嫌那有味道,用蛤蜊油就好,听李枝念说还有好多,才舍得用起来,这也才用了十来天,皮肤就已经变嫩了许多,寒风吹到脸上,皮肤也不皴裂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