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番外一大刀,不喜误入(1 / 2)
安启二十五年春,元襄之逝于济安侯府,时年二十八岁。
灵堂前,隋妤君一身丧服,对每一位来吊唁的人郑重颔首。
有人担心她悲伤过度离魂症复发,劝她莫压抑情绪,哭出来。
隋妤君将手中的纸钱丢进火盆,缓缓道:“襄之喜欢我笑,他希望我开心,所以我不会在这里哭。”
“隋姐姐,你今后作何打算?”葛潇潇问道。
隋妤君:“我要带他的骨灰回临县,去陪陪祖母,那是他的故乡。”
“何时启程?”
“三日后。”
三日后,京郊。
葛潇潇、梁其文和冯久年一路送隋妤君到十里亭。
“隋姐姐,你什么时候回京?”
隋妤君坐上马车,微微一顿,而后笑道:“归期不定,兴许明年,兴许不会再回来,我原就是孤雁,若是浪迹天涯也没什么不好的。”
“便送到这里吧,后会有期。”隋妤君穿着青布灰衣,头戴斗笠,一如在郦城城外要挟元襄之的装扮,她一挥鞭,马儿缓缓行动起来,在她身后的车厢里,放着元襄之的骨灰。
自京城到临县这一路,她走得慢,慢到可以边驾车边读元襄之的手札。
春风拂面,她看见城外有私塾先生领着学生读书,之乎者也,摇头晃脑。
入夏雨水渐多,她会取出青竹油纸伞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也会放下棋子,静静坐在窗前观雨,任雨丝飘进来沾湿棋盘。
直到入秋,隋妤君方到临县,按照记忆里的路线,一路到了程府,看见了那颗高大的石榴树。
老萧叔和王婶接到她的信这几日都在等着,饶是做足了心理准备,可一见到隋妤君抱着骨灰坛站在门口,还是哭得不能自已。
“老萧叔,王婶,我带襄之回家了,我们要高兴些,他不喜欢看到我们流泪的。”隋妤君轻声说道,面上带着浅浅笑意。
王婶擦了擦眼泪,还是忍不住呜咽:“夫人快些进屋,一路舟车劳顿,饭菜已经做好,趁热吃。”
隋妤君住进了元襄之的屋子,这里还保持着他们离开时的模样,桌上摆上了新鲜的瓜果。
她打开衣柜放衣裳,发现好些旧物,譬如那顶红纱盖头、鬼怪面具。
她曾在这件屋子让他扮作新娘,掀起过他的盖头。她拿起红纱盖头摩挲,上头深色的口脂已经不在了,看样子是浆洗过。
老萧叔和王婶不会动元襄之的东西,那只能是他偷偷搓洗的,隋妤君想到这里不由得一笑。
她又拿起鬼怪面具,这是祈神会上极普通的面具,青面獠牙丑陋至极,可他戴着却十分好看,身姿英挺秀拔。
算一算日子,中元节快到了。
在中元节那日,隋妤君和老萧叔、王婶一道将元襄之的骨灰埋在程大人的衣冠冢旁。
她在坟茔边上种了几株海棠,当作是她的化身在陪他。
也不知道海棠能不能适应临县的水土。
今日来祭拜亲人的百姓不少,或诉说哀思,或祈求祝福。
“求祖宗显灵保佑我家大柱,让他今年抽中舞签吧……”
大柱?隋妤君循声看去,过了这些年他还没抽中舞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