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爱情三十六计(2 / 2)

加入书签

第二次,便是在施粥日。

彼时,有个小丫头混在难民的队伍中来找她,一见她,便要请她上茶楼去,但彼时她并不知那人是他,只觉这小丫头莫名其妙,是以并未赴约。

到得后来,施粥即将结束时,那小丫头子又来了。

带着一个拳头来的。

她捏着拳头放在她眼前,摊开手时,手心里放着一只耳坠??正是她在梵境丢失的那一只。

她忍不住朝茶馆二楼看了一眼,忽见窗户半开,窗户露出一张儒雅俊美的脸来,那人微微一笑,远远地朝她做了个揖。

02

后来,钟有晴从余姨娘那处听到应莲死活不嫁小王爷的事,曾私底下细细打听了应莲的习性,将她这人剖析透了,才对此事做了详细的分析。

她认为,大凡是人,心中便有一处渴望。

有人渴望钱财,有人渴望名利,有人渴望爱情,有人渴望知己,不管渴求什么,心中总有渴求的。而这渴求,就是人的弱点之一。

他晓得应莲被府中人称为“疯丫头”。

这女孩儿素来爱读书,性子清高,不愿同俗人来往,也不喜聊八卦。众人喜欢的事,她偏不喜欢,是以自然不在乎钱财,不在乎身份。从和她来往最频繁的两个人来看,她最在乎的,是知己。

她性儿清高,自不愿意与人为妾,愈是逼迫她,她便愈加抵抗。对付这样的女孩子,最好的法子便是听她说话,寻找共同话题,并且表示认同她,让她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打开她的心防之后,莫说是个穷书生,便是个臭乞丐她也愿意跟着你的。

余姨娘听了她这番分析,霎时恍然大悟,不由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心里愈发想拉拢她了。

但钟有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应莲不愿嫁与上官独己,并非对他无意,恰恰是对他有意,才死也不肯嫁他。

事情是这样的:

那日上官独己不知何处找了个小丫头子,将应莲丢失的耳坠交还与她,施粥结束后,应莲便悄悄去了茶楼,与他道谢。

上官独己正要请她吃茶,便听见小丫头皎月在屋外敲门,说大太太正在清点人数,要闭门了。应莲好不容易出府一次,又被催促着回去,心里自然生出许多不乐意来。

上官独己闻言,感慨一句:“这世道对女孩子还真是苛刻。”

这话恰中应莲心思,心道:为何男人能游山玩水,女人就只能禁足深闺?为何男人能考功名做官,女人就只能相夫教子?为何男人能三妻四妾,女人就只能为男人守节?

她心中虽不愿,却也不好忤逆大太太,便对上官独己道:“我要回去了,若有缘,再相见吧!”

方转身,便听上官独己道:“若姑娘愿意赏脸同在下饮茶,在下愿意姑娘鞍前马后。我是说,如果姑娘不害怕我的话。”

03

夜。寂静。

月色微明,星光点点

西北角门处,两道黑影从墙上窜了下去。

一阵凉风吹散蝉鸣,四周草木簌簌作响。

一缕月光映亮他的鬓角。

上官独己垂眸看她,微微一笑,低声道:“姑娘果真胆识不凡。”

应莲没有说话。

其实早在出房门以前,她便在兜里装了一袋石灰。若是这男人敢有非分之想,她便要想法子逃脱。

她与他一见如故,心中待他虽有几分莫名其妙的信任,但同一个相识不久的陌生男人相处,每个女孩子都该当心的。

既然该当心,为何又要同他出来呢?

在深闺锁了十几载,她太想瞧瞧外面的世界了,是不是也和闺中一样无聊?

上官独己微微一笑,朝她伸手:“姑娘可愿赏脸,同我喝杯茶?”

他的手指修长,白皙,指尖在月色的映照下莹润如玉。

应莲略略一想,把手伸进他手中。

男人轻轻握住她的手,应莲忽觉脚下一空,身子霎时腾空而起,她惊呼一声,忙伸手抱住他的腰。

月色淡薄,屋脊上似凝了层薄薄的霜。

上官独己一手拎着青瓷酒壶,一手端了茶杯,斟了一杯热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