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爱情三十六计(1 / 2)
01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时你用心地灌溉一枝花朵,费尽千般功夫,花却总是不开,而随意插在土地下的一枝柳条,却在不知不觉间长成了葱葱郁郁的柳树。
应莲觉得,人与人的缘分也是如此。你有意去寻它时,偏寻不着,若不寻它,无意间反倒撞上了。
她初识上官独己,是在梵境寺后的桃花林里。她去梵境寺,乃是和众人一同随三太太去还愿的。
她素来不大信鬼神之说,亦不爱听和尚念经,便趁众人不注意,和应兰溜了出来。
出了佛堂,姊妹俩分道扬镳,应兰溜去求姻缘,她则寻了个空子钻出去玩儿。
那日天气又闷又热,天地间好似一个巨大的蒸笼,闷得人身上湿热难耐。
她出寺庙时还是艳阳高照,方到得山后,阴风乍起,只见一线乌云从远处山巅滚滚而来。林中赏花的人见要落雨,纷纷下山去了。
应莲见桃花开得正艳,况且才上得山来,不甘心这般回去,又见枝头桃花被风乍然吹落,漫天飞舞,甚是好瞧,便撑着一把青花伞在林中转了一会子。
细密的花瓣尽数落在伞面上。
过了一会子,黑压压的乌云如潮水褪去,淡黄的日头隐在缥缈云层间,渗出淡淡的光,空中竟未落一滴雨。
应莲收起青花伞,立在一株桃树下,食指搭在眉骨上望着淡黄日头,感慨了好一会子天气变化多端,就如这变幻莫测的人生。
方感慨完,正欲下山去,忽听见林深处传来幽幽琴声。
她侧耳倾听,忽地心下一动,好似被那琴声摄了魂一般,抬脚朝林深处走去。
一条小溪自山间蜿蜒而下。
应莲隐在一株桃树后,只见溪边有一青衣男子,背靠一株花树,琴声伴着溪水,自他指尖汩汩流出。
花瓣落在他的发上、肩上、琴上,他却动也不动,似乎已与四周春色融为一体。
她呆呆地听着,待一曲完毕,情不自禁鼓起了掌。
那青衣人身形一顿,转过头来,正撞进她的眼里。
他微微一笑:“姑娘也知晓这首曲子?”
这首《凤囚凰》她自是再熟悉不过。
昔年,汉代才子司马相如前去卓家赴宴,便弹了一首《凤求凰》,对文君以琴传情。
文君亦爱慕相如才华,不惜忤逆父亲与他私奔,然相如清贫,为谋生计,文君便当炉卖酒,亦成就一段佳话。
应莲素来仰慕文君。仰慕她才貌兼备,仰慕她敢爱敢憎,实是个奇女子。是以,她将自己的小字改为文君,以作效仿之意。
青衣人闻言,抱琴起身,笑道:“原来是个女先生,钦佩,钦佩。”
应莲只觉这青衣人说话有趣,便也做了一揖,笑道:“多谢,多谢。不敢,不敢。”
青衣人将琴交给小童子,弹了弹身上的花瓣,亦恭恭敬敬向她做了一揖,问道:“姑娘可是来拜佛的?”
应莲摇摇头:“我不拜佛。”
青衣人含笑:“若佛祖果真有灵,这世上又怎会遍地苦难人。”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亦不信佛。”
他身着一袭朴素青衣,眉目儒雅,文质彬彬,瞧起来像是个书生。
应莲正欲说话,只听男人道一声“别动”,她尚未反应过来,只觉脚下一个踉跄,险些跌在地上,恍惚间,被一手揽住腰肢。
宽袖掠过鼻尖,送来一股淡淡的梅香。
他放开她时,指缝间擎着一条青色小蛇。
他手腕一翻,便将小蛇甩了出去,旋即松开她,道:“林中多虫蛇,姑娘小心一些才好。”
应莲颇为惊讶,他瞧起来文质彬彬,却有这般好身手。
“你会武功?”
青衣人笑道:“这乱世之中,若不会武功,我可能已经躺在世上最安全的地方了。”
应莲眉梢一挑:“世上哪里最安全?”
青衣人笑道:“土地下,棺材里。”
一个人若已死了,还谈什么安不安全呢?
应莲“扑哧”一声笑出来。
这便是她与他第一次相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