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9一地鸡毛(2 / 2)

加入书签

她本想争辩,但话到嘴边,又觉得他的话有道理。那些沉重的可能性像是钝刀子一样磨在她的脑海里,最终把她所有的理由都削成了沉默。

廖致远看着她,没有再继续追问什么。他没有更多的语言,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慷慨或善意的姿态,只是冷淡而干脆地说了一句:“住到我那儿去吧。”

他的语气平静得几乎没有情绪,像是在宣布一项任务,而不是提供一份帮助。

阮云琛知道,这个决定对他来说并不轻松。

他的生活并不比她们轻松多少,甚至可以说是一地鸡毛。

他的书桌永远被散乱的文件占据,电话总是响个不停,连家里的餐具都只有几双,还是那种市场上随便买的最便宜的款式。

廖致远并不是主动的那种人。

他不会多管闲事,也不会没事找事。可一旦接受了这份麻烦,他就会尽力做好。

“我说了,搬过来。”那天,他站在车旁,钥匙在指尖轻轻转着,语气平静又不容置疑,“你们......还只是孩子。”

阮云琛听见这句话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卡住了。

她很少被人当成“孩子”。福利院的那段日子把“依赖”从她的字典里抹去了。

可现在,这个疲惫又纠结的中年男人,用一种几乎是责备的口气,把这两个字硬生生塞回了她的生活里。

??就像那年雨夜。

九岁那年的雨夜,他站在警车旁,撑着一把黑伞,告诉她:“放心,没人会伤害你们。”

阮云琛缓缓地深呼吸了口气。

廖致远的家比阮云琛想象的要小。

那是单位分配的家属楼,老式的防盗门吱呀一声开了,露出一间带着霉味的客厅。

墙角的白漆剥落得斑驳,地板发出轻微的嘎吱声,光线从窗户投进来,带着一种过分直白的冷静。

“就这儿了。”廖致远站在门口,点了点头,“凑合着住吧。”

廖致远没问她具体经历了什么,也没向别人提起。

他看起来就像是个什么都没听见、什么都没看见的局外人。可两人都知道,那层隔膜已经被刺破了,只是谁也没有明白着说出口而已。

那之后,过去了一年。

阮云琛靠在椅子上,目光扫过桌上的倒计时表。红色的数字一天天往下减,墙角贴着的计划表上满是她用红笔划掉的痕迹,密密麻麻,像某种无声的警告。

淮龙小学的那位老教师真的帮阮云琛写了推荐信,附高的教务处给阮云琛了一套理综和和一套文综的题,她全答了出来??他们虽有些难以置信,没想过这么个小学没读完、又缺了整个初中的人会有这样的本事,但还是把全额奖学金给发了下来。

这一年里,廖致远替阮秋处理了身份。

阮秋拿到身份证那天,整个人都愣住了。他捏着那张薄薄的蓝色塑料片站在门口,半晌才低声开口:“……这是真的?”

没人回答他。

阮云琛伸手拿走了身份证,扫了一眼,放进抽屉里:“好好学习,别辜负人家跑来跑去的功夫。”

“哦。”他低低应了一声,随后转身进了房间,动作很快,却掩饰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

奖学金的通知挂在墙上,纸页已经有些发黄,边角微微卷起,像是被太多双眼睛注视过一样。

阮秋偶尔会站在它面前,低头系鞋带的时候多瞥几眼,却从来不说什么。

淼淼倒是兴奋,拿着圆珠笔在表格上的名字旁画了一个小小的五角星,跑去告诉阮云琛:“姐,你真的很厉害!”

阮云琛从书堆里抬起头,看了她一眼,伸手拨了拨她的额发,没有说话。

相比之下,廖致远几乎很少出现在家里。

他很忙,日不着家,桌上的灰总是落得比人影多。

“廖叔今天回来吃饭吗?”淼淼夹着一块土豆,坐在餐桌旁,声音里带着一丝小心翼翼。

问完又自顾自地摇了摇头,低声补了一句:“估计又加班了吧。”

她的语气里透着点小小的遗憾,却又像是早已习惯了。

阮云琛没有接话。

碗里的汤已经凉了半边,油花浮在表面,偶尔轻轻晃动一下,像是微弱的喘息。

她低头夹了一筷子青菜,语气不带波澜地说:“吃完了就去做作业。”

淼淼点点头,埋头把最后一口饭扒进嘴里,跳下椅子跑回房间,脚步声轻轻地在走廊里回响。

“姐,洗碗我来吧。”阮秋从她手里接过碗,动作自然得像是每天都在做这件事。他用肩膀顶了顶厨房的门,声音闷在水龙头的哗哗声里:“你再忙下去,连试卷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