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驿站(2 / 2)
她清楚地记得历史的脉络,知晓此刻的局势犹如紧绷的弦,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换上粗布衣裳,逃跑吗?
不可。处处兵荒马乱,虽然安禄山的军队几日后才会抵达长安,但永远不知道在路上会碰到谁。一个女子在乱世的荒野中游荡,存活几率微乎其微。
去向陈玄礼求情吗?
如今,不止陈玄礼,三军将士都对杨家抱着满心怒火,自己贸然前去,……指不定会被陈玄礼扣上一顶“蓄意谋反”的帽子,再报到玄宗处。
让杨国忠反吗?
陈玄礼和太子李亨手握重兵,禁军尽数听从他们调遣,而李亨与杨国忠素来不和。杨国忠又是众矢之的,若是选择了他,便也把自己置身在危险的中央。
对,杨国忠是众矢之的。
马嵬坡之变,事变的中心是杨国忠,而杨玉环,只是事变惯性的结局,整个杨氏一族溅起的鲜血,也只是石头扔入水里的涟漪,被殃及的池鱼。
杨玉环想着,唤来了侍女。“把高力士请来。”她小声说道,“不要引人注目。”
高力士,是一位忠仆。
在历史上,他被贬谪大赦回京路上,听闻玄宗的死讯,望向昔日帝王的方向恸哭,吐血而亡。
况且,杨玉环与高力士素有交情,若是在如今的军中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杨玉环第一个想起的就是高力士。
很快,侍女就带着一个高大的太监进了屋。
太监高挺的鼻梁附近挤满了皱纹,他似乎在悲伤,但似乎又很平静。杨玉环看不出他的情愫。
他深深低着头,走到贵妃面前。
“屏退左右。”
杨玉环话音刚落,周围的宫人便走了出去。
“娘娘,让您受苦了。”高力士开口说道。“娘娘身旁从未有过这么少的侍从。”
“无妨。此次出京,本就匆忙。”杨玉环看着那憔悴的高个子太监,像是在看一座濒临坍塌的山。
“不知娘娘唤老臣来,是为吩咐什么?”高力士问。
“如今,六军俱疲,我在想,是否我才是罪魁祸首。”杨玉环看见高力士那低垂的大眼瞬间睁开,眼旁的皱纹更加分明,他正震惊地看着自己。
“诶,娘娘,您莫要这么说,您并未干政。”
听到高力士的表态,杨玉环更放心了。
她不过是在试探罢了。
“算了,我不过是有些恐惧罢了,今天我的状态极差,大概是无法抚慰皇上了。”
说完,杨玉环想起,似乎该自称本宫,自己还没有完全适应贵妃的身份。
罢了,如今也不是纠缠称呼的时候。她继续说:
“皇上今日状态不佳,劳烦您在皇上门口守着他,不要离开半步,若是他唤我,您再来找我便好。我想先休息一会”
玄宗大概率是不会喊自己的,毕竟在杨玉环的记忆里,唐玄宗几乎一天没有说过话了。
她要做的,只是让高力士盯紧唐玄宗,同时把高力士也支开。
如果自救,不能等到马嵬坡,必须现在就出手。
既然……士兵们满心想除掉杨国忠,那我就帮他们除掉他。
但是,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