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狐哀(1 / 2)
驿站内,玄宗正独自坐在昏暗的房间中,满心忧虑地思索着这一路逃亡的种种艰难和未知的前路。听到门外如轰雷般响动的他头痛欲裂,门口站着的高力士早已跑下楼去观察现状。
高力士刚推开门,就看到门外一圈一圈的火把,和杀气腾腾的三军。
地上,扔着杨国忠无头的躯体,和杨家其他家眷的尸体。
高力士明显被吓了一跳,他立刻上楼去敲玄宗的门。
玄宗看着高力士因焦急而扭曲的脸,他那因逃亡而略显疲惫的身躯一下子紧绷起来,双手不自觉地抓紧了座椅的扶手:“何事?为何驿站外如此吵闹?”
“陛下,六军……乱了。听闻,是因为杨国忠谋反。”高力士结结巴巴地说着,他有些难以相信自己说的话。
玄宗听闻此言,仿若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身体猛地一震,脸上瞬间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他立刻拍案而起,拖着疲惫的身体下了楼,弯曲的腰此刻更加瘦小无助。
“怎么会这样?”他一边走着,一边呢喃着,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深深的迷茫。
等玄宗站在陈玄礼面前,看清黑压压的一片人,差点一口气没有提上来。
陈玄礼像皇帝行礼,那铠甲碰撞的声音在这肃杀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沉闷。
“陛下,臣为国锄奸,惊扰圣驾,请皇上责罚。”
玄宗只一次次地挥手,重读说道“撤兵,撤兵。”
他像是彻底放弃挣扎的木偶,只是不断地重复着,重复着。
一次又一次的变故,对他的打击无比沉重。
他曾是盛世的缔造者,是长寿的统治者。
可正是他的长寿,将他的昏庸也留给了这个盛世。
在他的自豪中,他的帝国岌岌可危。
在他抛弃长安百官与百姓去逃命时,它就不再是那个人人尊敬的帝王了,他内心的骄傲也彻底崩塌。
而陈玄礼却依旧跪在地上不肯起身。
他说:“陛下,杨国忠谋反属实,其罪当诛。然贵妃乃杨国忠堂妹,留其在陛下身边,恐将士们心有不安,为保陛下安危与大唐稳定,臣恳请陛下赐死杨贵妃。”
玄宗听闻此言,猛地站起身来,双手颤抖地指着陈玄礼,怒吼道:“你放肆!爱妃何罪之有?她向来深居后宫,从不干预朝政,怎能因杨国忠之罪而牵连于她?”
此时,一片死寂,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但陈玄礼身后的将士们,听到他这个提议后,却面面相觑,也有不少人小声地开始议论。
片刻后,另一位将领韦谔挺身而出,单膝跪地说道:“陛下,臣以为贵妃娘娘实属无辜。杨国忠犯下的罪孽,不应由娘娘来承担。且娘娘一直备受陛下宠爱,若贸然赐死,恐寒了天下人之心啊。再者,如今局势动荡,若此举引发更大的风波,于我大唐更是不利。”
韦谔,在历史上本该是请求皇帝诛杀杨贵妃的。
韦谔是韦见素之子,年纪轻轻就无数军功傍身。素日里,他身穿白甲,披着一尘不染的白袍,人们常称他为白衣将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