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5知贡举(1 / 2)

加入书签

是了,对面此人,是在‘青纹锦’第一眼看见她时就知对方要做什么的人,如何会不清楚打交道之人的底细?恐怕是这些日子来过得比较顺遂,让她忽视了长安城的静水流深。

“锁绣讲究针脚藏头。”沈知微的耳坠上,一只小巧的玉兔随着马车的晃动轻轻摇曳,她抬手比划,认真地解释,“就像侍郎腰间银鱼袋的蹙金绣??您看这鱼鳞纹,每一针都要压住前针的三分之一。”

说到这里,她忽然轻轻笑了起来,眼中闪过一丝俏皮,“当年学这个的时候,不知扎破了多少回手指。”

暮色温柔,在她眉眼间流转,睫羽尖投下细碎光影。

崔怀瑾注意到她腕间戴的不是寻常玉镯,而是串西域琉璃珠,并不昂贵,但是色彩却和她发间配饰相得益彰,与胸前飘逸的系带上那团窠纹暗合。

他从未在沈知微身上看到过太过贵重的饰物,但她却总能捕捉到最和谐的搭配,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敏锐感知。好比今日这般异域风情大胆柔和,比礼部那帮老学究拟的‘胡汉交融’策论鲜活百倍。

“沈娘子倒会苦中作乐。”

“您看这西市胡商。”沈知微指向轿外正与屠夫比划的粟特人,“卖香料的能用长安话唱‘采莲曲',卖胡饼的会写波斯数字??”她转头展颜一笑,“既然长安容得下万国商旅,我如何记不住几件趣事?”

崔怀瑾安静看向沈知微,看她温和的眉眼,却飞扬的神情。

她坦然自若,面对他的探究亦无半分回避。

他的手无意识探进香囊,摸上刻着双螺髻的杏核,摩挲片刻,笑道“听沈娘子这般说,倒让人向往起苏州来了。”

沈知微挑眉:“崔侍郎若真想去,来年春日江南烟雨正好,各个绣庄里的新布会齐聚,倒是个好时机。”

马车随街角的转弯一晃,崔怀瑾顺势按住车壁,道:“听起来不错。”

他忽而想起一事,微微一顿,道:“对了,关于‘礼部监制’标识授权给‘锦童斋’一事??”

话没说完,忽闻马蹄声疾如骤雨,须臾之间阿论喘着气扒住车窗:“郎君快回宫!圣人在紫宸殿气得摔了青玉镇纸......”

沈知微微微扩大的瞳孔,又迅速缩了回去。心中暗自腹诽,圣人这气生得可真不是时候,很耽误‘锦童斋’的事儿啊。崔侍郎,你倒是想说啥?

--------------------

此刻紫宸殿内,金猊炉吐出的瑞脑香也无法驱散那股剑拔弩张的气息。年轻的皇帝揉着眉心,看案头奏章堆得比兴庆宫假山还高??户部哭穷的折子压着兵部催粮的急报,礼部‘丝路珍物大展’的预算单正被程相紧紧攥在手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