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风起(1 / 2)
这些学子大多是国子监、太学及诸坊家学里的读书人,然而并非所有学子都家中富裕,有些学生能狠下心掏钱买个玩偶,非儿戏也。有些甚至是几个学友凑了银钱,集资买一个放在书案上,权作激励。谁若日后中了进士,便将这玩偶相赠于后进之人,寓意薪火相传。
久而久之,这进士玩偶在士林中竟有了别样的象征意义。东市茶寮里常见这样的场景:着圆领袍的书生将玩偶往案头一放,茶博士立刻会意地添上‘青云茶’??实则是寻常团茶,撒几瓣梅花充作祥瑞,倒让茶资翻了翻。
而最舍得下本钱的,当属长安城中的富户与高门贵妇们。她们携家带眷而来,往往甫一进店,便是一挥衣袖道:“这些都给我包了!我家有儿郎正备考明年的春闱,他的同窗也该有一份!”
更有甚者,径直向沈知微提议:“你家玩偶做得精巧,可否定制一款,可与我家郎君肖似?钱财不是问题。”说着让侍女捧出幅画像,画中郎君生得圆脸细眼,偏要在玩偶脸上绣出丹凤眼的架势。
沈知微听罢,忍俊不禁,却也含笑婉拒:“夫人,此物乃是象征天下士子皆可登科之意,若依人制偶,未免失了这份公允之心。”
另一边,街坊邻里也纷纷赶来凑热闹。连素日里最不关心士子前程的肉铺掌柜都来凑了个“运道”,笑呵呵地拎着两只武状元玩偶回家,说要放在柜台上镇镇宅门。隔日却被娘子追着打:“让你请文曲星,怎的请来两个耍刀弄枪的?咱家二郎是要考明经科的!”
店铺内人来人往,几乎日日如此。
阿锦手脚麻利,绣儿、巧儿也忙得脚不沾地,日日算账之时,银钱堆满桌案,连一向淡定的沈知微,都忍不住嘴角微扬。这日巧儿对着库存表,指着预售数额惊呼:"娘子快看!光武举套装就卖出这么多,波斯商说要运到拂?国去,说那边贵人最爱大唐武将风采!"
这日,财务账目一出,众人皆大欢喜。
“娘子快瞧!”那边阿锦捧着账本也奔沈知微来,大喜道,“今日巳时未过,仅预售额已超上月总和!”她腕间新打的银跳脱叮当乱响,正是用前月奖金在西市银铺打的。
绣儿凑过来看,指着‘特别定制’项咋舌:“这位卢夫人竟花五两银子订制金线绣名的玩偶?够买半匹西域良驹了!”沈知微想想这‘锦童斋’的租金不过每月一两,而这些京城权贵们,金钱在他们面前如粪土,真是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
沈知微见阿锦忙前忙后,遂按约定给了她一份不菲的奖金,又贴心地为绣儿、巧儿加了月钱。此举让两位姑娘又惊又喜,双双红着脸谢过。
此刻她扫过密密麻麻的进项,朱笔在‘波斯邸预订十套武举套装’处画了个圈,道:“给胡商的货单独用柘浆染盒,记得塞张胡语吉祥笺。”阿锦连忙记录下来。收了最后一笔,沈知微一挥手,“打烊,我们吃好吃的去!”
当日日幕低垂,沈知微便带着阿锦、绣儿、巧儿一同去了‘凤来楼’吃庆功宴。
不错,就是沈知微之前碰到崔大人大桃花的‘凤来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