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9第49章(2 / 2)

加入书签

魏北辰说道:“是我军中一名士兵在巡逻时,偶然从一个可疑之人身上搜出的。那人见事情败露,咬舌自尽了。”李世瑞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看来,陈朝内部有内奸,而且这个内奸的位置恐怕不低,否则不可能知晓如此重要的机密。”

两人决定顺着这封信展开调查。他们首先从送信之人的身份查起,通过对周边地区的排查,终于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原来,送信之人是一个长期在边境活动的小商贩,平日里看似老实本分,实则暗中与北狄有勾结。

顺着这条线索,他们继续深挖。

经过一番艰苦的调查,发现这个小商贩背后有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络,而这个网络的核心,似乎与朝廷中的某位高官有关。

在京城那雕梁画栋、朱门紧闭的府邸深处,徐朝烈正于书房中悠然自得。书房内,檀木香气袅袅升腾,萦绕在摆满古籍珍本的书架间。

他身着一袭深蓝色锦袍,姿态闲适地半倚在雕花圈椅上,手中端着一盏温润的青花瓷茶杯,轻抿着杯中馥郁的香茗,整个人透着一股悠然的贵气。

然而,当暗卫无味匆匆踏入书房,俯身低语几句后,徐朝烈原本平和闲适的面容,瞬间如被寒霜笼罩,阴沉了下来。他的眼眸中,原本的惬意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寒意与熊熊怒火。

“砰!”一声沉闷巨响,打破了书房内的死寂。

徐朝烈手中的茶杯,被他重重地拍在身旁那张色泽深沉、纹理细腻的檀木桌上。这一下用力极猛,茶杯中的滚烫茶水如飞溅的水花,四下迸溅而出,其中不少溅落在摊开在桌上的古老书卷上。

那书卷纸张细腻,墨香犹存,此刻却被茶水迅速浸湿,字迹也渐渐晕染开来,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他身旁的幕僚们,皆是一袭长袍加身,平日里个个智谋过人、谈笑风生。此刻,却都神色恭谨,垂首而立,大气都不敢出。他们偷偷抬眼,望向许昭烈那布满阴霾的脸庞,心中皆是忐忑不安。在这压抑得近乎窒息的氛围中,无人敢率先开口打破沉默。

徐朝烈紧咬着牙关,双眼仿佛要喷出火来,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李世瑞,我跟你势不两立!”那声音低沉而充满恨意。

京城,许府那雕梁画栋的正厅之中,气氛凝重而又透着几分神秘。厅内,四盏硕大的琉璃灯高悬,柔和而明亮的光线倾洒而下,将厅内的一切映照得纤毫毕现。厅中央,一张乌木长桌摆放得整整齐齐,四周的雕花座椅上,端坐着四位身份尊崇的国公。

徐朝烈身着一袭玄色锦袍,袍角绣着精致的金色云纹,彰显着他不凡的身份。此刻,他正稳稳地坐在首位,身姿挺拔,却又透着几分悠然。手中捧着一只薄如蝉翼的青瓷茶杯,杯口轻抿,微微仰头,缓缓咽下一口清茶,动作优雅而闲适。他的眼睛微微眯起,眼缝间透出一丝锐利的光芒,仿若能洞察一切。

“诸位,”徐朝烈放下茶杯,声音低沉而清晰,在安静的大厅中悠悠回荡,“可曾听闻李世瑞在边疆的所作所为?他竟在那边疆之地设立工坊,还改革起了税制。”

话语一出,原本安静的大厅中顿时泛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坐在左侧首位的梁国公,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他抬手抚了抚颔下那缕花白的胡须,微微摇头,发出一声轻叹:“这李世瑞,行事也太过大胆了些。边疆之地,本就局势复杂,他贸然设立工坊,大量招募人手,万一引发当地势力的不满,该当如何是好?”

右侧首位的赵国公,身材魁梧,面色黝黑,此刻也是一脸凝重。他双手抱在胸前,用力地拍了下桌子,震得桌上的茶盏都微微晃动:“改革税制?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边疆百姓向来以游牧、农耕为生,骤然改变税制,他们能适应吗?弄不好,还会激起民变啊!”

坐在下首的萧国公一直沉默不语,听到这话,微微皱眉,轻声开口:“我倒是觉得,李世瑞此举或许另有深意。边疆虽偏远,但资源丰富,设立工坊,若能善加利用,说不定能增强我朝的国力。只是这税制改革……确实得谨慎行事。”

徐朝烈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思索:“萧国公所言不无道理。李世瑞此人,向来心思缜密,断不会贸然行事。只是这工坊与税制改革,牵扯甚广,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乱。边疆若乱,朝廷根基亦会动摇。”

说罢,他端起茶杯,又轻抿了一口,目光透过杯沿,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大厅内再次陷入沉默,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