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8章 鸽子门(1 / 2)

加入书签

在徐显声送来了妞妞的消息之后,吴大海和武三第一时间赶往了天津,同行的人是于大帅这个丐门老小孩儿,还有于大帅混的挺熟的丐门杠头??一个叫烂板牙的丐门头子,在去之前我特意是嘱托了吴大海,让他先礼后兵,先把规矩给做足了,如果他们不肯放人,再用别的办法,这么做的原因不是说害怕这帮乞丐,而是妞妞现在在他们手上,丐门子有个外号叫穷不怕,也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所以讲究起来是真讲究,可不讲究起来也是毫无下限可言。

他们过去了之后没多大一会儿,就真的找到了妞妞落脚的乞丐窝,为首的人竟然是一个妇人,前面说过,乞丐门有文乞和武乞这个大的划分,但是九金十八汗七十二寡头,细说按照各地的风格还有很多小门的划分,按照刘青山前辈书里的记载,这些小门里面名声很大的有范李伍索高五门。

范家门在丐帮当中地位最高,相传是春秋时范丹留下的。据帮内人传说,想当初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绝粮于陈蔡几乎饿死,幸遇范丹施舍得以救命。孔子感激涕零,写了四句话送与范丹??“范丹老祖借米面,来日孔子理当还;贴对联处请稍候,家家户户不怠慢。”

李家门是宋朝仁宗皇帝生母李后留下的,当初李后受狸猫换太子之苦沉冤二十载,身居寒窑,幸得张、李两个叫花子靠乞讨养活着她,后来包公陈州放粮,李后才得以申冤。为了感谢两个叫花子的救命之恩,李后封他二人为花子官。这一门的人都有标记,就是肩上都扛一个布褡子,这是当初李后用来装盛皇帝所赐“黄龙丝帕”用的,尺寸是三尺三寸三。“奉旨乞讨”的说法就是从这一派里流传出来的。

相传春秋时期,伍子胥为报家仇闯过昭关,来到吴都苏州时已是身无分文,只好在街上吹箫行乞,幸遇吴国公子姬光,才得以救助。这一门的人都供伍子胥为祖师爷,其特点是靠演奏乐器行乞,是真正的“叫花子”。

索家门原为范家门的一个支派,当初朱元璋身为游方和尚,云游四方,因饥寒交迫病倒在土地庙,幸得一索姓乞丐救助,用乞讨来的杂烩熬成汤食珍珠翡翠白玉汤救了他一命。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赐给索姓乞丐一对牛胯骨,上镶十三个铜铃铛并挂黄布穗,可在十三省随便讨要。从此索姓乞丐名声大振,并自立门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