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4向日(2 / 2)

加入书签

“御史台职在按国朝法规监察百官,百官违法,因而奏弹,所弹之事,需加落实,因而享有推鞠之权。某案由御史台主审,进行调查、起诉和审判,合乎章法,并有先例。所以,此案无需三法司联审。”秦哲视着他的背影又道:“大秦三法司之外的刑名衙署还有花鸟司,然花鸟司司长唐颂同靖王你是什么关系,朕就不再明说了,花鸟司司长需要回避此案的审理,由花鸟司郎司司长韦笙代之,协同御史台共查此案。”

“四哥若真是无辜清白的,可以动用涉案人任何享有的权力对御史台的调查进行辩驳。”

秦衍抬步转回身,冷面视向平康帝御座上方的一副字联。

是大秦太祖皇帝亲笔书写的“立政”二字。

他降低视线,与平康帝对视。帝王身侧的起居舍人正在动笔记录着王言。

这是一道即将成型下发的圣令,臣下无权驳回帝君。

他谛视他,微微挑起了断眉。

“臣,遵旨。”

告退后跨出殿门,朝霞驱走夜色从南窗的透雕里照进来,窗上那对臣子面目从阴暗变得光亮华耀,秦衍瞥了眼,微微提唇。

宵禁后的长安城坊沉睡在一片静谧中,云汉斋内只余一人一檠。

咨阅看着它的烛心被风抚得惊悸跳动,她暂将它搁置,调眼向门外看去。

一人向她看来,她独自站在寂寞无人的长安街道上,此时的明月并不肯关照她,那身官服上的花鸟暗哑颓唐。

咨阅挑唇,“我听说方才宫里下旨了,命御史台收押靖王审案,花鸟司郎司协同。”

她的口吻很戏谑。唐颂俯身行礼,“望殿下念向日之情,给予援手。”

咨阅无声笑上一笑,抬起手边那盏残灯,吹灭,“御史台御史中丞冷思州自请北上幽州考核幽州节度使梅向荣之政绩,方才已经获旨,一刻钟前出了长安城门。我在朝中无立锥之地,人言微轻,靖王此案,我无权插手。”

唐颂抛却礼仪直起身来,冷嘲道:“只怕不是御史中丞自请,而是他人授意。”

冷思州师出昌睦公主门下,在平康帝授权御史台专权查案时,其抽身而出,此举用意颇为暧昧。

咨阅抬眼即笑,失去光影的衬托,她的笑意在黑暗里肆无忌惮,“彼时出自人道之心为贾府那帮下民求情,是因为他们有了性命仍是下民,可是靖王不似他们,他是王。”

“向日之情?唐司长,这宫里谁跟谁之间有向日之情?便是有,旋踵即逝,不是么?”

“乘势者,不失事机。人人不过都是谋势而伺机者罢了。”

“理解。”唐颂颔首,握住刀柄转身,“至少,殿下看清了自己。”

咨阅看着她的背影,淡声笑道:“人人皆是其一,唐司长,你当看清自己。”

那袭花鸟没有回应,隐没在了暗色中。咨阅垂眼,再阖眼,她嗅到灯油燃烧殆尽时的一股焦糊温热味道,刺鼻,同时又上瘾。

席浅?悄然步入殿中,躬身请示道:“不早了,臣送殿下回学馆安歇。”

咨阅在黑暗深处微微摇头,“今晚回府。”

公主府上的门窗即使做了透雕的式样,也不如府外的门窗清透,月悬在外头,被那些繁复的格纹肢解,漏进来的只有残缺暗昧。

咨阅垂眼看向水中,映在里面的那张脸看起来洁净无瑕,她臂膀垂落砸碎了自己的倒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