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三驱之制(1 / 2)
辰正。
鄯州城北面城门大开,唐颂斜挎她的横刀,在城内城外所有兵将的注视下穿北门而出。
“唐将军!”城楼上有士卒高喝:“我们不怕打仗!”
“对,我们不怕打仗!”
“咱们不怕打仗!”
一呼百应。
他们有他们的倾向。
唐颂抬手握在刀柄上,继续向前走。她穿过北门外驻扎的大片军营,行至空旷地带。
身后有成千上万名将士的目光注视着她,而她的面前只有两人,松珏的妻与子。她还记得自己亲手斩杀罗追那一刻的感觉。
她平复心底的战栗,掌心的颤抖,斩灭了那双绝望的眼眸。血水瞬间溅射在她的兜鍪、肩颈上,她什么都不愿去回想,只是将呼入心肺间的血腥再次缓慢的释放出来。她不知自己是否解恨了,她只是驱使着自己,想要去那么做。
眼前这位妇人再次朝她下跪,她明白,她手中掌握着决定她生死的权力,那把刀刃随时都可能会落下来。
她看着她逐渐蓄满泪水的眼眸,她似乎已经丧失了求生的欲望,空洞的眼眶里同样充满了绝望,嘴唇哆嗦着,说着些什么,叩头祈求。她看向她的儿子,那双幼小的眼睛尚未窥探出自己命运几何,他只是受到了母亲的感染,眼底的惊恐是无知的惊恐。
唐颂潜入她的泪水中,沉默良久。
一人走到她的身边,她发髻上的红绫被风吹拂着,掠过她的眼角。
唐颂偏脸,看向她。萧岚绘同她对视,微微颔首。唐颂拔刀出鞘,迈步行至那对母子身边。
她抬眸视向前方,寒声说道:“围兵者,围其三面,开其一面,以示生路也。此乃大秦三驱之制。今日我允许你自择一面为生路,回国后告知比赞王:如若吐蕃胆敢再次侵扰大秦,届时,我们大秦将士势必报仇雪恨,将吐蕃王室、族人一个一个诛除干净。”
那妇人不懂她的话语,惊恐万状的看向一旁,萧岚绘面对她,用吐蕃语将唐颂的告知复述一遍。
那妇人听后,面上流露出难以置信的惊喜神色,向她们连连叩拜后,抱紧怀里的孩子,转身向前方跑去。唐颂凝视着她的背影,她越跑越远,跌倒后再爬起来,继续向前拼命的迈步。
晨光如水,有人在向着他们的彼岸泅渡。
唐颂调眼,向萧岚绘颔首致谢,她收刀,迎着万千目光的注视往回走。
此刻,她不再去探究主张议和的一派看法如何,主张以战止战的一派看法如何,她不再去探究,倘若她的父亲和哥哥们泉下有灵,他们的看法如何。
她选择,不去背叛自己。
步入城中,满城肃静,没有人指责她的选择,没有人质疑她的选择。
她驻足,抬眸望向城楼之上,又望向城中,她与那万千双眼眸一一相视。
这是她与他们之间的默契,这是他们对她的尊重。
止兵戈,安黎庶,再立社稷。
这是河州唐氏出身的唐颂在这一刻作出的选择。
城楼之上,昌睦公主从城下收回了目光,转身来到城墙另一侧,远眺凉州所在的方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