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寰宇昭明(2 / 2)
苍苍阖眼,依偎在他的心跳一旁,他不再推她离开,只会拥她入怀。檐外是燥热褪去,凛冬未至的季节,虽风雨不断,但这一刻却像梦境一般美好。
平康二年,八月初一。
卯初。
凉州东城门上的哨兵们值守如常,忽听雨声中混入了一阵杂音,城楼上一排的兵员相视后提振精神,密切眺望着远方。
一队人马的影子显现出来,掀开一重一重的雨幕,逐渐向凉州城门处驰来,他们是奉命南下江南道的那队人马。哨兵的队长眯眼片刻,下发命令:“开门。”
他的手下们也看清了来人的面目,依次往下传送军令,队长又追加了一道军令:“不验门籍。”
十双人马顷刻间到了近前,他们抬头与城门上的哨兵们对视,双方之间顿时心领神会,四十只马蹄翻盏撒钹般疾速飞踏,径直驰入城中。
“大丰!”
“江南道大丰!”
唐颂在此刻回头,望见了无数张欣喜万分的面孔,报喜的人马风一般经过她,踏得满地泥浆飞溅,她在雨雾中正回身,望着他们的背影。
她等来了那一刻的全城鼎沸。
“大丰!”
“江南道大丰!”
她抬眸仰望,她是一个没有确切信仰的人,她不拜佛祖,不奉菩萨,她没有找到合适的介质与神法结缘,她偏执的认为,在经历苦难之后有所企图,并不会得到上苍的怜悯。
她同它对视,轻嗤一声笑,她至今不明上苍的面目,它一贯冷漠,偶尔露出狡黠的一面,如果它有笑意,一定是一边戏谑笑着,一边裁决人间的生死存亡。
她想,她今后再也不会去探究它的挑衅目光,它的荒诞手笔了,因为它只是一个旁观者。
而大秦,会书写独属于自己的故事。
卯初。
城外来了另外一队人马,这一次东门哨兵不便轻易放他们入城,同时又不敢怠慢,因为他们来自长安,手持平康帝的谕令。经过昌睦公主的批示后,东城门得以再次开启。
为首之人算是熟人:长安太极宫的起居舍人方晗。双方会晤,这是咨阅“出嫁”后初次与长安取得来往,而方晗便是平康帝秦哲的喉舌。
方晗行礼之后开门见山,呈上平康帝的一封谕令和两枚兵符。
“何意?”咨阅问道。
方晗再次鞠躬行大礼,“圣上有令,请殿下亲启。”
咨阅起身,立在桌边打开那封信笺,默看一遍后,她又视向了那两枚兵符,“此事我需要时间来考虑清楚,有劳方舍人。”
“不敢。”方晗道:“卑职等人恭候殿下的回复。”
咨阅看向一旁的席浅?吩咐道:“去请燕卿。”
燕序齐到来后将谕令仔细阅看,咨阅视向方晗问道:“倘若我不同意,圣上将不会下发这道谕令,是否?”
方晗道:“回殿下,正是如此。”
咨阅颔首,屏撤堂中所有人,只余她跟燕序齐两人独对,“博士,我该作何选择?”
燕序齐俯身,将谕令呈至她面前,“选择的权力在殿下自己手中。”
她垂眼,静视他那连成一根长尺般的帽翅,它们平直平静,半晌不曾有过一丝晃动。窗外是雨天,却似有杲杲天光透进来,浸染他一身华色官服。
她从他手中接过谕令,只道了两个字:
“堪会。”
辰初,堂上座中满员。来自平康帝的一封谕令在众人手中依次往下传阅。
“天下:
朕初登翠辇,坐于宗庙,无咫尺之功,唯罪业深重。朕悖逆宗绪,委他国间人以钧轴之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