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放水灯(2 / 2)

加入书签

……

铺子提前雇了人帮忙打理,加上杨姐儿也能独当一面,陆琼便打算在回去待个三五天,正好赶上秋收,也是农忙时节。

这次她们要带的东西不少,先是吃食就数不尽,戴楼的酒,红楼的碎金饭,各种蜜饯?脯,中秋的月饼,还有些不可或缺的调料……

原本的屋子还有被褥,但小半年未用,应当生了味,还不如从这带回去,反正夏天的被褥也不厚。

再收拾几件换洗的衣物,两人便兴冲冲出门去!

这一次还雇了载人的马车,回去一趟要付一百文,不过也是值了,至少有个帘子遮挡太阳。

出城的车子早在巷子口等候,陆琼提着大包袱上车,额头也出了不少汗。

没歇几下,她便拉着把手,一脚蹬上车,还不忘转身将陆萱拉上来。

车夫是隔壁村的人,一行人边赶路边闲聊,聊到秋收,说村子里今年收成不大好,种粟的人也少了,有的人改种茶树,说能挣大钱……

出了城门,遇见一片专门种茶的地,赶在中秋前采摘的茶叶,味道淡,香味也平,不比春茶甜,也没有夏茶涩。

过了茶地,便能看见大片的田地,沉甸甸的谷子压弯了谷穗,满地金黄,一路上都是谷子的香气。

眼见就要到了,陆琼却有些紧张,不自觉攥紧了手里的包袱。

直到车停,双脚踩在地上,望着四周熟悉的环境,她才有了真切的感受。

上元村也开始秋收。除了金黄的稻子,再就是不少人在地里种的番薯。

等这几日收完粮食,还要清理田地,把剩下的秸秆和杂草都除去,等翻耕,才能播种新的小麦。

“这是……陆小娘子?”周二娘刚从地里出来,头上包着碎花布巾,身上还沾了不少谷粒,一双手被晒得黝黑,脸上也是泛着红,许是在地里从早忙到今。

上元村虽不小,却没住多少人家,谁家有几口人,哪家出了点事,不必十传百,一出门便能知,尤其是被周二娘这般碎嘴的知道了……

周二娘也清楚陆琼去汴京了,如今见着人也是好奇得很,逮着人便问不停:“你在汴京的生意怎么着了?摆摊能挣着钱不?城里的房子大不大,有没有这片地大?”

陆琼有些不适应她的热情,笑着拉下她的手:“二娘,我这才回来,东西还没放呢,等下回再跟您说?”

周二娘这才见到旁边的陆萱,手里也是提着大包小包,身上全是汗,也知道自己唐突了,便赶紧笑着给人让路:“那你们先忙,不着急。”

陆琼手上挽着一个木食盒,里边装得是月饼,一揭盖,香味便从里飘向远处,就是地里也应当能闻到。

“二娘,这是我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