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燕诏(1 / 2)

加入书签

“萧吟。”

陆夫人缓步至门外,终于忍不下去,出声叫住了她。

“伯母…”

眼看心仪男子的生母发了话,她自然泄了气,不再如方才厅上一般趾高气扬。

陆夫人未给她正眼,只是对着而后出门的江诗宁开口:

“诗宁是明夷明媒正娶的妻子,这婚事是官府文书过了名录的,从今日起她便是你的表嫂,有何前尘往事都不许再提。都是一家子人,别相互指摘,闹出什么笑话,让同僚有机可乘,上奏弹劾你表兄治家不严。”

“况且,即便你表嫂与叶家公子青梅竹马又如何?不过是父辈的交情,怎么就成了艳闻轶事?我记得你在蜀地长大时,表叔也与太学博士贺家交好,你与贺家三位公子一同长大,难不成个个都与你有过旧缘?”

几句话下去,萧吟吓得出了些冷汗,再不敢作声。

她一向伶牙俐齿,并非无可辩驳,但这位陆夫人向来不喜自己,她若再闹,便是永无嫁进岐侯府的可能。况且,她与贺家二公子确实心意相通过,险些议婚,只是她心气高,不愿嫁给小小六品官的儿子,这才狠心斩断前尘,奔了上京来。

“伯母,我…”

陆夫人不愿听她再言,遂摆了摆手,萧吟知晓今日不该再多事,便行了礼,自行去了。

“我来迟了,今日怎如此热闹。”

江诗宁此时立在刚出正屋外的廊下,循声而望,她瞧见了一个白衫的男子。

燕氏嫡系人丁不盛,到老将军和先岐侯去世后,至今,岐侯府中除却南北西院外,便只剩那东院的主人,燕临的堂弟,燕诏。

他的生父,是先岐侯燕岂舟同父异母的弟弟燕岂山,燕岂山的生母则是老将军的爱妾。只不过老将军战死后不过几年,这位妾室便伤心病逝,随老将军一道去了。燕临兄弟二人从此都在萧老夫人和陆夫人膝下养大。

燕岂山少年虎胆,比起嫡兄的识文断字之能,他反倒是将父亲的本领继承了个十成十。既是少年有为,长大些,便在父亲手下带着做了副将,不过他身子不大好,又在战场上受了伤,父兄俱去后,不多几年他亦病重卧榻。偏天不可怜苦命人,妻子骤然离世,只留下二人的独子燕诏。

虽说燕诏是在老夫人处长大,奉其为祖母,十分恭敬,但到底是庶子之子,与堂兄燕临的身份可谓天壤之别。陆夫人心软,常常怜悯燕诏孤身一人,早年间也曾请求老夫人,是否能将燕诏记在自己名下,是为岐侯嫡次子,不会争燕临的侯爵之位,但老夫人从未答允,久了,便不了了之。

也难怪,虽说燕岂山和燕诏都是萧老夫人看着长大,但无论如何她也忘不掉,他们身上流着那女人的血,是她的后代。老将军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史册之上也只有赞扬,可唯一的痛便永远留在萧老夫人一个人的心中。

燕岂舟原本差点有个妹妹,那时萧老夫人尚年轻,她操持中馈十分辛劳,偏巧那一胎闹得很,是以足月后她腹痛难产,老将军却将赶来的太医遣去为爱妾瞧病,只留下一句“女子生产岂有不痛之理”,背手而去。

那一夜,她失去了成形足月的女儿,也失去了再做母亲的权利,这些年来,她对燕诏的疼惜,总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心病。

来人踏着缓步至前,作揖道:

“含光给叔母问安。”

言毕,燕诏转身朝向江诗宁,直视她的双眼,十分自然地开口:

“问新嫂安。”

江诗宁缓缓抬眸看他,只见燕诏轻衣白袍,高束发髻,面上一副万物不以为意的逍遥姿态,和堂兄燕临真是毫不相同的两样。他瞧着如春风般轻盈,睫羽间不落尘埃,眼底带着分不易察觉的纨绔味,才真像是不存心事的世家公子。

“小叔有礼了。”

她含着下巴点点头,轻声回应,并未和燕诏多言语。

陆夫人莞尔,吩咐南院仆妇照料好老夫人,而后便与江诗宁安慰几句,自顾自回了老夫人房中伺候汤药,江诗宁则是拦住欲入厅上的小叔,简单同燕诏阐明了方才堂上发生的始末。今日之事虽有些不顺,但到底是将岐侯府中重要之人见了个遍,各人的习性她也算大致有了个底,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些。

燕临出了正厅,不偏不倚同燕诏对视后,只是略点了点头,并未和表弟多言。江诗宁原以为,燕临会为了方才之事训斥她,不该顶撞气病了祖母,可他似乎未有此意。

“我要出府,你自行回屋去。”

说罢,燕临便接过一旁副将薛延递来的入鞘长剑,大步流星地离开了,不过十步之内,便消失在回廊的转角处,再不见影。

“嫂嫂。”

江诗宁回过神,转身对上那一双长而亮的桃花眼。

燕临兄弟皆是文武双全的人中龙凤,二人生得高大,可燕诏便更引得外人喜爱,由此他广交友人,消息灵通。反观燕临,最不喜聚会,也不与任何同僚打交道,他过于严明,也过于无趣,是以人们敬他,也因未知而怕他。

“小叔还有何事?”

她问。

燕诏负手,朝着她走近了些,终于自光影下看清了江诗宁的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