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璇花篇?十九(2 / 2)
俞沅之目不转睛盯着对面角落的春兰盆栽,萼片宽大厚实,长势喜人。
越国公夫人轻叹:“若说眼光独到,自然是太后娘娘挑选那两位大家闺秀更合适,县主典雅大方,周氏端庄贤良,娶妻娶德,虽然霍琅非妾身亲生子,到底也是霍家人,妾身终归是疼他的,这挑的夫人啊,既要品行贵重,更要家世适宜,皇后娘娘所举荐之人,不过就是个侍郎之女,即便侥幸进了霍府,也只能为侧室,她母亲又是皇后堂妹,仅一个女儿,少不得沾染些娇惯脾性。”
“那你有何主意?”太后点破。
越国公夫人眉眼带笑:“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既然皇后开了口,贸然拒绝怕是让人家心中不舒坦,妾身以为太后娘娘不妨将三位小姐都邀进宫中,小住几日,哪位得了您的眼,便赐下婚事,如此一来皇后也无话可说。”
霍琅可以明拒皇上赐婚,却无法拒绝太后。
这一点,俞沅之心知肚明。
“倒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太后微微颔首。
越国公夫人得意:“福郡王可是皇亲,女儿自然是不会错的,昨儿个妾身还遇到郡王,叙旧一二,郡王可是极其看重霍家。”
身为霍琅嫡母,她更中意县主,福郡王除爵位,并无官职在手,子嗣凋零,空有名声。
太后挑眉看向王公公,命他将灵芝捧上来,俞沅之从太监手中接过红盒,谢恩离殿。
越国公夫人喋喋不休,大都是夸赞县主之语,或许越国公也是同样的意思。
-
俞沅之忙于照料七皇子,多日来疲惫不堪,得空窝在鹤兰阁内看书,尚算安逸。
太后既不曾许诺由她任掌事官一职,也未再提及与六皇子婚事,这令她坐立难安。
“二姑娘。”风华带着两名侍女入殿,她将书合上,起身相迎。
“风华姐姐怎么来了?”
风华招呼侍女将赏赐放在桌上,眉眼带笑:“太后娘娘新得了些南域宝石,觉得颜色鲜亮好看,便让奴婢送过来三枚。”
俞沅之抿唇道:“多谢太后娘娘恩典。”
风华笑道:“二姑娘这段时日辛劳,赏赐都是您应得的,太后娘娘想再留您住上半月,待七皇子彻底康复,已命人去罗府报信。”
她求之不得,眼下尚需良机,绝不能轻易出宫。
“再过几日永寿殿更热闹些,太后娘娘邀三位世家小姐入宫小住,二姑娘也能有说话的人。”
三位世家小姐……
看来太后赞同越国公夫人所言,有意为霍琅定下亲约。
俞沅之轻声应是,手中书册微微皱起。
“那奴婢便不叨扰二小姐休息。”风华福礼告退。
木门关紧,阁中寂静,她靠在门沿看向那几颗明艳宝石,璀璨清透,绝非凡品,但心中空落落的,竟无半分欢喜之感。
天黑前,照旧前往七皇子寝殿探视,魏太医端来新配汤药,称需趁热喂下。
女子接过瓷碗,哄少年服用,却明显心不在焉。
七皇子伸手压住汤匙,比划道:你不开心。
她微怔,摇了摇头,不是与平常一样吗?
然而七皇子并不相信,眼前人明明很是沮丧。
俞沅之嘴角勉强扯出一丝笑意,示意少年喝药。
她不开心吗?
她也不知道。
-
当晚,恍恍惚惚间,再度梦到前世。
宸妃故去六个月后,罗贵妃早产诞下一名男婴,徐鄞为皇长子赐名“稔”,取五谷丰登之意。
并在皇子周岁时,大赦天下,封罗贵妃为后,举国欢庆。
徐鄞不贪图美色,多年来后宫除了皇后,仅有两位妃子,皆为笼络朝臣之用,俞沅之记得其中一位,正是太后提过为霍琅选中的闺秀之一,少师之女周氏。
周氏乃名副其实的才女,不仅通读史书,还颇有慈悲之心,关切百姓祸福,被封为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