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犹在梦中(1 / 2)

加入书签

应青炀对服饰类的东西没什么研究,但那件白色的所谓江南服饰的确深得他心,勾得他没怎么仔细思索,稀里糊涂地就付了钱。

转身回去的那一瞬间他还是很有骨气的,绷着脸准备和店家讲价。

没想到那小姑娘巧舌如簧,一通什么“穿上这衣服肯定有江南才子风范”“若是送给亲朋对方肯定喜欢”“毕竟是年节时的礼物总不能太寒酸”之类的推销话术,把应青炀唬得一愣一愣的。

那“江南”二字就像是什么迷魂汤,一直到出了门之后,应青炀还没反应过来,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

他站在成衣铺门口,手里捧着店家特地包装起来的礼盒,心里一半是雀跃,一半是心虚。

别看他平常也经常买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但一次花费这么多银钱也是头一次。

果然姜太傅才是最了解他本性的那一个,天生做不到守财的人的确不应该管钱。

应青炀把自己瘪了的荷包收起来,用一块不起眼的麻布将礼盒包了起来,这才动身准备去寻采买物资的风叔。

他还没走几步就被人叫住了。

“小郎君!留步!留步!”声音由远及近,似乎有人正脚极快地从身后赶来,应青炀极其敏锐地向侧方迈了一步,堪堪躲过一只即将放到肩上的手。

少年人眼里一丝警惕一闪而过,转头看见来人时,又迅速消退而后被遮掩到最深处。

这是个穿着一身琼州特有服饰的中年人,戴着一个风毛很厚的帽子,身上挂着各种各样的细小装饰,与其说是在装饰自己,更像是在拿自己当一个商品架子。

这是商贸集镇上,一些行商的惯用伎俩。

他们走南闯北,没办法随时随地组装商品架子,更不可能有自己的铺面,于是习惯于把自己的卖点更直观地展现给过路人。

这人堆满谄媚笑意的脸上,随处可见独属于商人的精明,看着应青炀的眼神仿佛在看什么肥羊。

两人的确已经是老相识了。

“程先生,年节底下也出来讨营生?”应青炀疑惑地询问出声。

这位姓程的商人连连点头,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布包。

“也是凑巧,我本来已经准备回乡,走之前刚好遇上小郎君。”程商人神神秘秘道:“我这边有个新鲜货,保真,小郎君有没有兴趣?”

应青炀低头撇了一眼,那布包遮得严严实实,看不出里面到底装着什么东西,这也是行商的惯用伎俩,或者说,对应青炀这种好奇心旺盛的人的惯用伎俩。

两人往来次数极多,应青炀知道里面是些什么东西,大概又是什么讨人喜欢的新鲜玩意儿,从大梁各地搜罗来的,这姓程的都有,也不知道对方到底哪里来的门路。

程商人继续加码:“这据说是太上皇游历蜀中时在一个馄炖摊上提的字,老板妻子重病,才把这东西转卖给我,只要一百文!立刻就可以带走!这么好的机会不要错过啊。”

应青炀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跟了过去,随后他强制自己抱紧手里的包裹,连连摆手,“不必,最近手头有点紧。”

应青炀不想和这人过多纠缠,他也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没什么定力,只能用最笨的方法捍卫自己的荷包。

??三十六计走为上!

他脚底抹油似的,几秒功夫就窜出去老远。

程商人走南闯北,腿脚也不是盖的,立马跟上,“等下等下,小郎君毕竟是我的大客户,这样,给你省个一半,爽快吧?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小郎君真的不好好考虑一下吗?”

两人在集镇街上一前一后地追逐。

也不知道是年根底下有多缺钱,又有多不想放过应青炀这个冤大头,程商人和个狗皮膏药似的,追着应青炀跑了一路。

“你……真的,应该考虑一下……这要是年后有人需要……我可不会帮你留着……”

“那你就……卖给别人……”

两人气喘吁吁地停在路边,脸上是十分相似的生无可恋。

程商人还想继续推销,应青炀已然想到的绝佳的应对方法。

他一脸深沉地说:“程先生。今时不同往日,我是真没有闲钱再买这些东西了。”

程商人累得龇牙咧嘴,“怎么说?”

“家里那位不让啊!”应青炀露出惭愧的表情,语气里还带着少许恐惧。

仿佛家里有什么洪水猛兽,只要他乱花钱就会惩罚一样。

“这……这……”程商人一时语塞,大概也是实在没想到,一个冬天没见,自己的大主顾就英年早婚了。

应青炀拍了拍那行商的肩膀,道:“你不懂,从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饶是他舌灿莲花地再说什么,应青炀都坚定地拒绝了。

程商人看着应青炀欲哭无泪,那沉痛的表情和死了亲娘没什么区别。

应青炀留下沉痛一击:“现在嘛,要养家糊口的男人当然要着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