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0虽千万人(1 / 2)

加入书签

与此同时,李谊也在回头看须弥。

虽然暂时有所配合,但须弥今日的出现、拿出的证据、和高内侍默契的一问一答,都是完全出乎他意料的。

而就算是现在亲眼所见所闻,李谊也想不出,须弥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尽管如此,从须弥出现的那一刻,李谊悬着的心就落下了。

到此时,人证物证俱全,纵使钱华晖巧舌如簧,也再难发一言。

高内侍适时开口道:“将军既然亲自调查,定然对其中内情最了解。对此案件后续处理,将军有何看法?”

皇上岂是会听人摆弄的人,高内侍有此一问,不过是借须弥的口做出决定而已。

“彻查之!”须弥掷地有声坚定道,“此事在民间影响甚大,如果不洗民冤,恐激民愤。”

高内侍不表态,只追问道:“何人愿往?”

问这话时,高内侍代表皇上的眼睛,正不动声色却又如鹰爪般死死盯着须弥。

须弥好用,不意味着皇上真的信任须弥。

须弥太年轻了,她总要经历下一任皇帝的。

让储君掌握须弥的势力,是皇上默许的结果。

如果须弥背靠东宫,却突然暴起攀咬旧主,那她背后肯定是有了新的主家,一个与东宫夺权的主家。

一个皇上不会放过的主家。

只要须弥现在应下此事,今夜之前,大内察事营就会将她五年内的一言一行都汇总整理,集全部力量调查。

然而,须弥却是难得低下了头,面具都遮不住面上的难色,好似很有愧疚一般。

最出风头的须弥都歇声了,其余众人更是死寂一片。

就算皇上的态度已经明晰,但储君和虞相的势力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单枪匹马能动摇的。

君相之争,夹在中间,就是必死之局。

不求立功,只求保命。

所有人都低头的瞬间,只有李谊岿然不动。

“微臣愿往。”

早知会是这个结果,赵缭听来时,还是一阵心神震动。

他的声线一如从来的平静润和,清如朗风,澈如山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