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醉意拂玉(1 / 2)
有这两位相伴,姑娘的身份好似不用细想,就能明白。
李诤醉得不省人事,头垂得快掉到膝盖,根本没发现对面的人。
李谊都停下脚步半天,他才艰难地抬起重如铜鼎的头,眯着眼问道:“怎么……不走了?到家了?”
“我有点头晕。”
“你没……没事吧……就你这量还陪哥喝酒呢……来,你别扶我了……你自己好……好走……”
说着,李诤就要收回自己搭在李谊肩上的手。
“没事,我站一下就好。”李谊将李诤扶得更稳,见对面三个人已经走了下去,才准备再走。
然而,李谊没走两步,就又停下了。
对开的楼梯如树枝归干般,合于高台。
方才他特意驻足避开的人,此时就立在高台上,将李谊的去向截断在楼梯之上。
李谊不免一怔。
李谊倒不是觉得在大婚前,见前一任未婚夫有任何不妥。毕竟见谁都是自己的自由,婚约不该做捆缚女子的枷锁。
但未免胡瑶因为在此遇见李诤,而心生哪怕丝毫的烦恼,李谊还是觉得能避开,就避开的好。
却不想胡瑶主动找了过来。
李谊只好拖着李诤向前两步,正在思量如何开口时,面前的姑娘双手从中掀开面纱,搭在帽檐上,露出一张清面。
柳眉凤眸,无喜无嗔,眉眼明暗有致,好似大雾散去后的远黛,不必颜色雕琢,自有不可及的高远与明澈。
她掀开面纱的那一刻,浮躁喧哗的酒楼中,好似被夜里的秋意推开了一扇窗,冷意凛凛不足道也,清风一缕何其珍贵。
“小女赵缭,恭请七皇子、朗陵郡王钧安。”
李谊万没想到面纱下的人,竟然是赵缭,略略吃惊一下,连忙还礼道:“李谊敬问乡君芳安。”
在赵缭身后,原涧和胡瑛也行了礼,原涧看了看李谊,又看了看李诤,立刻道:
“胡娘子不便私见原某,就请鄂兰乡君代传一席话,不成想在此遇见七皇子和朗陵郡王,真是巧得很。”
一句话,不动声色把赵缭私见外男的缘由解释清了。
虽然赵缭眉心不可察觉得一动,不解和李谊有什么好解释的。
“是。”李谊笑着点头,“巧得很。”
赵缭的目光落在李诤身上,李诤低垂着头,看不到一点面容,整个人像是挂在李谊身上了。
“郡王佳期将至,喜事将近,小女先恭喜了。”赵缭笑意盈盈,“听说郡王在太后娘娘驾前自白心绪,实在感人至深,在城中已传为佳话。如此情深,真羡煞旁人。”
赵缭说着,又微微一礼。
可李谊看得清楚,赵缭的眼睛里,讳莫如深,唯独没有笑意。
他知道,赵缭在点李诤,不论出于什么想法,既然是自己开口允下的婚,就体面地结,这幅大醉解愁的样子,实在不好看。
“李谊代郡王谢过乡君,待郡王酒醒,李谊定当转达。”
赵缭知道李谊听懂了,会从旁劝告,笑着又礼了一礼后,道了句告辞,就放下面纱转身要走了。
就在这时,醉得五迷三道的李诤突然诈尸一般地抬起头,看到面前有个人,迷迷蒙蒙却又看不出是谁,便要凑上去看。
隋云期连忙要上前来挡一下,李谊已经先一步伸手一把拉住李诤。
“失礼了,乡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