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6第36章(1 / 2)

加入书签

车马离开京城没多久,沿途的条件就变得简陋起来,甚至有些艰难。徐知薇跟着刑部主事李承忠和几个随从一路北上,刚开始还经过几座热闹的商贸城市,集市上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里透着一丝生气,街边的茶肆里满是谈笑声,偶尔还有小贩推着车吆喝,卖些热气腾腾的馒头和汤水。可再往前走,驿站越来越破旧,风沙卷着泥土扑面而来,路上全是泥泞,旅人裹着破衣服,脸上写满疲惫,有的甚至拄着棍子,走得摇摇晃晃,像是被风吹得随时要倒下。

在一间简陋的驿站停下,天色阴沉,门口的灯笼被风吹得晃来晃去,昏黄的光显得屋里更冷清,影子在墙上乱晃,像鬼影似的。她推开门,一股冷风扑面,木床硬邦邦的,硌得人睡不安稳,墙角堆着厚厚的灰尘,窗外泥路坑坑洼洼,马车碾过的声音混着小贩的喊声,透着股萧条,连空气里都带着点潮湿的土味。

徐知薇站在门口,手轻轻拍掉衣服上的尘土,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乌云压得低低的,像是要把人压垮。冬天冷得刺骨,她没抱怨,只是心里有点沉,跟京城的繁华比,这里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她想起京中那些高楼大院,灯火通明,丝竹声不绝于耳,而这里,只有风沙和泥泞,像是一场无尽的苦旅。

她走到院子里,石板冰凉刺脚,风里夹着远处商队的喧闹,马蹄声和车轮碾地的声音混在一起,断断续续。她停下来,转头看向李承忠,清声道:“李大人,依你之见,这些商贾日日奔波于此,风霜满面,何故甘愿如此?”她眼里藏着探究,不是随口一问,想听他道出些深意。她站在那儿,风吹得她衣角微微摆动,眼神却稳稳的,像是在这喧嚣中寻找一抹答案。

李承忠拭去额上薄汗,低叹一声:“徐小姐,这些小商贩,无论京畿之地抑或边陲荒野,苦楚早已成常态。彼等行走此道,非为享乐,实为生计。市肆虽盛,背后尽是辛酸。”他朝院外看了一眼,马车旁的贩子冻得缩着肩,眼神满是无奈,有的还在低声咒骂天气,有的则默默整理货物,像是习惯了这种日子。

“此辈商队之人,”他续道,“凭微薄之利养家糊口,常受官吏盘剥。纵有商道兴旺处,关卡税重,豪商权贵尽掠其利,几无余地。”言罢,他摇了摇头,语气中有几分悲悯。他顿了顿,又说:“前些日子,我听闻一商贩因交不起税,被扣了货物,家中老小只能靠野菜度日,如此情景,实非个例。”他的声音低下去,像在回忆那些见惯的苦事。

“朝廷莫非无意纾解?”徐知薇明知故问道。

她平日里在茶楼见惯了京城的巨贾,出行数日后亦多有深思。京中那些商会老板锦衣玉食,谈笑间便是万贯家财,如今见此,心头泛起一丝酸楚。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父亲偶尔带她去市集,看那些商贩忙碌的身影,那时她只觉得热闹,成年后自己亲自营生,才懂背后的艰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