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诊脉(1 / 2)

加入书签

和之前上朝的情况大致差不多,主要还是围绕沈卿钰此番剿匪、找回丢失的军械展开的。

重重纱帘之下,泰和帝的面容掩映在其中,模糊不清让人看不清他脸上的神色,似乎是卧在龙塌之上,期间寿熹跟在旁边伺候,间或有咳嗽声传出,一向威严沉稳的帝王,声音带上了浓浓的疲倦。

泰和帝摆摆手,寿熹便上前一步,示意大殿上最前方的沈卿钰接旨。

“闻沈爱卿剿匪得胜归来,念卿惩恶扬善,勤国济民,世之大义,据地方布政司所奏,沈爱卿所到之处,求治历民、端重循良,朕心甚慰,特赏黄金百两、锦缎千匹,以彰其功,嘉尔冠荣,永锡天宠。钦此!”

沈卿钰摊开衣摆,恭敬跪下,双手呈上,垂下眼睫:“臣沈卿钰接旨,隆恩浩荡,不胜感激。”

……

一切结束后,众大臣熙熙攘攘地走出玄武殿,沈卿钰忧心文渊阁的诸多累牍便欲前往文渊阁,转眼看到寿熹朝自己走了过来。

寿熹是如今的掌印太监,是从当今圣上还是王爷的时候就跟在身边伺候的,现在执掌内书堂,宫中大小事务都归他管,平时皇帝旨意也是由他颁布直接发放到文渊阁的。

寿熹拱着手,热络地寒暄:“恭喜沈大人此番平安归来。”

沈卿钰点过头后,问道:“陛下圣体可还安好?”

寿熹满面愁容:“老毛病了,太医刚来看过都说是头风病,吹不得风天气一凉便会犯病。”

然后对沈卿钰笑道:“陛下和殿下的意思是,连日文渊阁案牍所积甚多,事务也繁杂,沈大人刚回景都,领完赏便不若先行回去,待休整之后,再来处理也不迟。”

却看沈卿钰眉头微微蹙起,冰雪一样的脸上似隔了重重薄雾般让人看不清,便知殿下交代他的事今天怕是完不成了。

果然,下一刻:

“烦公公告诉陛下,臣身体无恙不觉劳累,文渊阁诸事已积冗甚多,今日臣便一同处理,届时整理成册,一一供陛下审阅。”

寿熹轻笑一声,点了点头,“那如此便有劳大人了,大雪漫天,文渊阁空荡寒冷,殿下忧心您会感染风寒,特着宫人提前用炭火暖好宫殿,如此您可舒心不少,咱家内务那边还有事就先走一步。沈大人千万别累着,若有要紧事可唤傅荧随时叫我。”

说完便离开了。

沈卿钰眉宇凝结,沉默许久,并未说话。

没过多纠结,便朝着文渊阁走去。

净手后,沈卿钰叫来内阁剩下的三位阁臣,听完六部各尚书侍郎的汇报和积累的奏疏后,他便坐在案前开始一件件处理公务了。

期间他除了早上那碗羊奶,就只吃过案几上的几块糕点,忙的根本头不着地,还是户部侍郎韩修远看他太忙,捎随侍从宫里四合义做了几个清淡的饭菜端过来给他吃。

但沈卿钰却无暇拿起筷子去吃,等到饭菜都凉了他才得空,只从中挑了个酥饼吃了两口,点燃阁里的油灯,继续检阅六部的奏疏。

景都的冬天比先前在落霞山的时候还要冷,文渊阁内的诸多炭火业已燃尽沈卿钰让他们不必再添。

临近亥时空荡荡的文渊阁只有丝丝缕缕的烛火点燃,远不敌刺骨的寒风。

沈卿钰裹紧了身上的银白大氅,偶尔呼出的气都能凝结成为白雾,执笔的手指指尖泛着胭脂一样的红,曲张之间有些许僵硬。

子时的时候,在外候着的阿林才等到眼下布满乌青、神态疲惫的沈卿钰。

沈卿钰上了马车之后,刚坐下。

腹部一股钻心般的剧痛从脊椎到胸腔,传遍了四肢百骸,尾椎的阵阵麻意甚至震的他头脑一阵空白。

他刚想拿过案几桌上的茶杯喝一口,手却瞬间因为尖锐的疼痛而失力,杯盏“哗啦啦??”地声音倒了一地。

“大人?您怎么了?”

马车外赶马的阿林听到这动静,顿时停下了马鞭,连忙掀开轿帘看他,随即便一眼愣住。

“大人您……”

只见那霜雪一样的人紧紧攥着木桌边缘,枕在手上的头垂着看不清他脸上的神色,只看到那光洁的额头上布满黄豆大小的汗珠,鬓发都沾湿了,咬牙切齿、带着痛苦的声音从那清冷的人嘴里传出:

“阿林,立刻,去办两件事。第一,让侍卫立马去请段大夫来沈府,此事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第二,速速回府,快马加鞭!回府之后让段大夫进我卧房,其他人一律不准靠近!”

收到命令的阿林重重点头:“是!大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