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8想去北京(1 / 2)

加入书签

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俄罗斯由于产业发展不均衡,导致经济大盘接近崩溃。他们的重工业发展很好,特别是航空业和军工业,但是轻工业几乎停滞,整个社会对生活用品都有非常旺盛的需求。

彼时,我们国家正值改革开放,俄罗斯进出口贸易如火如荼,尤其是北京的雅宝路,那时候堪称中俄贸易的光辉岁月。

1994年,在雅宝路随随便便转一圈儿,满大街都是俄罗斯人,还有俄文门面和招牌,生意更是火得一塌糊涂。每年雅宝路都会产生几百个百万富翁,几十个千万富翁,几个亿万富翁。

工人们忙得连饭都吃不上,到处都是拉货的板儿车,板车小哥个个都一口地道的俄国腔,要是不会说两句“哈拉少”,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那时,王惠的三哥王嘉就在雅宝路打包货物。

1994年大年初二,王惠挺着五个多月的大肚子回娘家拜年。

席间,王嘉正好说到北京好发展,他问李武去不去。

李武看王惠大着肚子,又每天带着一个乱跑的李争争,时而因为昭昭不在身边而抑郁,他一时之间犯了犹豫。

回到家吃晚饭的时候,李武问王惠:“媳妇儿,今天三哥说去北京,你怎么想?”

“你想去吗?”王惠垂眸给李争争剥鸡蛋,没有看他。

“我想去,你这肚子里又多一个,总得先解决咱们几口子吃饭的问题吧?”李武说得真诚又坦荡,贫贱夫妻总是百事哀的。

王惠与他对视,而后点点头,“嗯,先帮我解决一个问题你再去。”

“什么?”

“肚子里这个孩子出生时正好和争争间隔四年,你去跟妈说,我要去医院生。”王惠说得很坚定,女人用命生孩子,她是深有体会了。

“好,咱们去医院,找妇科最好的医生,你老公我出去挣钱,回来给你和孩子们花。”李武也认真的承诺道。

当天晚上,李武就去老院子了,他一进屋,赵梅正在吃咸菜喝粥,“妈,我爸呢?”

“今天计生办有任务,你爸去抓超生了。”

“噢。”

“今天去你老丈人家拜年了?”

“去了。”

赵梅冷笑一声,“给你老丈人、老丈母娘拜年,也不给你爸你妈拜年。”

“妈,大年初一不是拜了吗?”

“这次去又没少给你老丈母娘买吃的喝的吧?”

“我过年是不是给你钱了妈。”

“你给我钱了,没给我买东西呀!”

“那我给人家买东西了,没给人家钱呀!”

赵梅露出满意的神情,她问:“真的?”

“假的!”李武不想说话了,小时候对奶奶也是这样,李同仁每次去奶奶院里,她都会问李文或李武,‘你爸给奶奶钱了吗?’

“你吃饭没有?”赵梅转移话题,问。

“吃了。”李武想了一下,说:“妈,小惠现在怀的这个孩子,咱们去医院生。”

“去什么医院?不花钱啊?你妈我就是接生婆,还去医院生?”赵梅吃饱了,拿了个盆去接水。

“小惠要是再大出血怎么办?我的孩子们会没妈的。”

“没事儿,上次是意外,生多了孩子就好出来了,她又不是什么黄花儿大闺女了,娇气什么?”赵梅把水放在桌面上,洗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