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户口一(1 / 2)
1989年四月
倒春寒,一场春雪下来,第八钢铁厂家属院里的桃树刚刚绽开的花蕾被尽数打落,只稀稀拉拉留下几朵蔫头耷脑的花儿,被寒风一吹,那稀零几朵花儿也掉得没影儿。
桃花都落了,这桃子今年自然是吃不上了。
然而家属院里的人却顾不上可惜这桃花,大家的目光都看向那老董家,且竖着耳朵听那董家动静呢。
起因就是老董家那下乡做了二十多年知青的大闺女,带着她的小闺女回来了。
要说这母女俩为什么回来,大伙儿可是心知肚明。今年三月国家新出了个政策,下乡没能返城的知青可以挑个孩子送回城。
但是呢,这孩子也不是想回来就能回来的。他得在城里有亲戚愿意做他监护人,得有个落户的地儿住。
老董家那大闺女此次回来就是为了这事儿,起因是她那小闺女虽然跟着政策回来了,可那户口是迟迟办不下来。
办不来户口,孩子就成不了扈城人,不是扈城人就不能在他们扈城学校读书,不能读书就算了,出门行走还容易被当成盲流抓走。
董家大闺女一听这还得了,当即向单位请了假,买了火车票赶了回来。
当然,不愿意接纳孩子户口的也不独董家一家。这年头,家家户户都不富裕,尤其是房子,小得可怜。很多家庭都是祖孙三代十几二十口人挤在一个三四十平米的小屋子里。
都挤屋里,站后头的鼻梁稍微挺点,都能撞上前头人的后脑勺。人挤人,脚都挪不开。再要接纳一个孩子回来,一大家子怎么住哦。
不过大家这么关注董家,也是因为董家他不一般啊。
老董,娶了两任媳妇。
第一任媳妇给他生了两子两女,可惜命薄,才四十来岁就因操劳过度早早去了。
这第二任媳妇就能耐了,没和老董生育任何子女,还能把他拿捏得死死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