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户口一(2 / 2)
那些年知青下乡,老董家大闺女和梅家阿萍都到了年纪,没有工作就得下乡。老董舍不得自己三级工的工资,硬是看着闺女走了。
梅家呢,老梅也是三级工,他舍不得闺女下乡吃苦,顶着压力把工作让给了女儿。这决定可不容易。
要知道三级工每月工资能有四十五,而子女顶班继承不了他的工级,只能从临时工干起。临时工的工资才十二块五,比之前整整少了三十二块五。更不提三级工发的各种证券和粮票以及福利了。
老梅刚让工作那几年,梅家日子可是不好过。寻常人家也穷,但好歹逢年过节能买条鱼割两斤肉解解馋。
梅家呢,逢年过节钢铁厂发的细粮福利都舍不得吃一口,全找人换了红薯高粱这些粗粮,就为了填饱肚子。
大家当时可是议论纷纷,都说老梅傻。走一个闺女,换一家人的好日子,谁家不是这么做的?
所以老董舍不得自己的工作,大家也都理解,情有可原。但谁能想到,过两年老董再婚了,娶了现在这个媳妇。
这媳妇呢,也是二婚,和前头丈夫生了个儿子。丈夫死了日子过不下去才改嫁给老董这个鳏夫。她嫁过来时是带着个儿子的。
过两年,那继子也到了下乡的年纪。不知道那新媳妇是怎么说的,总之老董那工作最后让给了继子。
那继子来董家时都十四五岁了,既不是亲生的,又不是从小养到大感情深厚,还能撺掇着老董把工作给了继子,你说新嫁给老董的那小寡妇厉不厉害!
厉害的小寡妇,对上了下乡二十年的大闺女,这老董家可有得闹了。
此时董家也确实闹得就差撕破脸皮。
重组家庭本来矛盾就多,有血缘关系的子女平时都会闹矛盾,更别说没有血缘关系的继兄弟。
董宏富平时是很看不惯后妈带来的继弟刘强,尤其是在老头子把工作让给刘强后。等到双方都结婚生子,齐齐挤在这不足四十平的小房子,那矛盾就更多了。
然而此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