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灭明烛盛宴涌暗流(2 / 2)

加入书签

可恨,她只是挨边儿上站的仆人,能享用的是他主子,也只有在主子需要的时候,唤她过去倒个水,夹个菜的时候,鼻子凑近了猛闻两下的份儿。

桃七想的是主子享用的时候,把自己叫过去,善心大发给他塞个糕点瓜果啥的偷偷吃吃,虽说不合规矩,可就算被旁的太监宫人看到了,大喜的日子也不会把她揪出来煞风景。然而宋无忌看起来并没有使唤她的打算了。一连三次,唤的都是冬囚去倒酒。

不生气,不生气。

不饿不饿不饿……

太后下边的是两位先帝的太妃,一位曾是景夏帝的宁妃,一位是永和帝的丽嫔。宁太妃一身绛紫色挑丝双窠云雁装,披的是锦缎狐毛软坎肩,显得典雅又松弛,怀里抱着只波司进贡的狸奴,烛光描摹出一张成熟的美人面,体态不减婀娜,年轻时应该是艳冠后宫的美人。

桐花台上,舞乐喧喧,七彩羽衣,如仙似幻,箜篌玉磬,珠落泉击。照例到了众臣献礼的环节。

献礼的次序自然也是按照官职和地位来的。现今朝堂几乎是摄政王和内阁首辅谢阁老平分天下,二人的地位和势力难分秋色。因敬谢阁老的是四代老臣,八十多岁高龄。往年总是是谢阁老比宋无忌先送,不过,昨日他因身子不适,告罪在家,无法赴宴,小皇帝格外倚重谢阁老,派了三名太医去瞧,回宫说还是头晕虚弱的老毛病,小皇帝也无法强求他来。

谢阁老人没来,礼物是到了。由他府里的大管家呈送上来。打开匣子,里面放的是一套文房四宝,湖笔、徽墨、端砚?、龙泉印泥、宣纸、剡藤纸、桑根纸、澄心堂纸各一刀。都是好物,却不是什么稀罕物件,皇帝日日都在用的。谢阁老是小皇帝的座师,从登基起就亲自教导了七年,送的礼代表了老师对学生学业上的敦促。

少年皇帝看到礼物,也不知高不高兴,礼数周全地让管家传达对阁老的谢意。

轮到宋无忌上场,满座都不约而同都安静下来。

宁太妃足膝上的狸奴,不知被什么吸引,眼珠子转动着,从妇人的膝上跳下去追逐着空中无形飞舞的什么东西。没跑多远,肥猫就被宁太妃的宫女抱了回来。

“今日乃我大岐皇帝陛下十六岁诞辰,微臣恭祝吾皇岁岁如意,年年康宁,太后凤体康健,鹤寿松龄,祈愿我大岐国运昌盛,百姓永享至福。”

若不是那身乌沉沉的紫金?衮冕朝服,他这一祝,端的是意气风发、澎湃昂扬,正如那初入官场,满头热血预备报效朝廷的年轻进士一般,列位臣子见了这一幕,必定要鼓掌、喝彩、捧场一番。

可这人偏偏是宋无忌,手握三十万神策军,大岐一人之下、从光华门一路血杀将小皇帝送至皇位、太极殿前连斩三位一品大员,一句话将一位三品重臣抄家灭族的当朝摄政王。往那儿一站,就能感受到浑身凛冽的杀气。

于是,满场无人应和。

深秋里,只有一人的余音回荡,给奢靡的宴饮蒙上了一层死寂的灰雾。

似是孤掌难鸣。

可他从来不是什么台下的孤掌,他是台上嗜杀的狠角儿,独自一人便能撑起整场大戏,无人配与他一同登台。

最终打破着沉默的,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