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灭明烛盛宴涌暗流(1 / 2)

加入书签

伴随一声声高亢的“开宴”呼声,太极宫宫门大开,六七十位官员、勋贵、使臣,携各自的仆从进入太极宫。晚宴与白天的宗庙祭祀不同,在这里贵人们可以带上自己的仆从在旁服侍,不过惯例不能太多,一二名就够了,不然过于显眼。

宋无忌点了桃七和冬囚随他入席,竟让“能说会道”的夏嘶守在门外。

夏嘶其实算不上健谈,但与冬囚比起来,至少会回应桃七的问题,还能说上两句话,而那位冬囚姐姐,桃七竟揣度起她是不是个哑巴。

待摄政王宋无忌落了座,其余大人和簪缨世家的勋贵们才陆续坐下,桃七只能站在宋无忌身后,正好左边一个落地石灯,右边一株明黄鲜艳的牡丹,把她遮蔽起来,不太引人注目。

桃七的眼珠子骨碌碌转了不知道多少圈。看向最北面最高的那个位置,蓦地发现,龙椅附近原本一百多支蜡烛,足足有八成不知去哪里了,连烛台和燃烧后熄灭的蜡烛也都搬走,让那里没那么亮堂了,看起来与下面的席位一般无二的光线,龙椅四周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一切都已恢复正常。

从见到大量蜡烛点燃,到列位大人入席,正好是两刻钟的时间。百支蜡烛一齐点亮的时间应在两刻钟之内。

普通照明用的红蜡烛不是熏香,燃烧时释放出来的光明,并不会如香味一般留存下来。为何要特地点燃一段时间再熄灭呢?

小皇帝已先一步入席,端坐在御座之中,他换了一身明黄色的织锦龙袍,长到快拖地的玉佩串子解下来不见了,高高的十二旒玉冠也换成了朱红色镶珠编织翼善冠,看起来挺喜庆的。今日本就是他的诞辰,寻常人家儿女,这个年纪还是个半大的孩子,父母还要给孩子烧碗长寿面吃吃。

而今是鼎隆7年,别看鼎隆帝年岁小,却已当了整整七年的皇帝,如此寿宴已经历过了七遭。过生日本是高兴的,而他非但没有表现出一点快意,脸上反而有郁悒之色,瘦弱的身体将龙椅衬托得十分宽大,眼珠子不动声色地转着,似乎也在察言观色,惴惴不安。

得益于宋无忌的地位高,席位也离皇帝近,桃七才得以清楚地将小皇帝的神情映入眼底。

比宋王八还高贵、还有权势的人,未来执掌大岐几十年的真龙天子,居然也会不自在吗?

桃七思索着,鼻尖兀地有些刺挠着痒,轻轻摸了一把,一不留神就碾碎了一只飞舞到她鼻子上的小小虫豸。

指尖带出一条黑红色、断断续续的血线,沾着小虫子被碾成一小团的尸体,几乎不可察觉,桃七的心中似乎堵着了什么,无端忐忑了起来。

金灿灿的龙椅背后,摆着的是一株巨大的红珊瑚,足足有一人半高,枝杈有人胳膊那么粗,代替屏风成为龙椅背后的装饰。

再后头,是两三重珠帘,只能看到里头一个轮廓,是个贵妇人,身穿明黄和品红二色祥云凤纹?衣,外罩流纹翟鸟图案的对襟大袖衫,搭配织金霞帔,头戴点翠凤冠,左右各镶嵌了九颗鸽子蛋大小的东珠。她的容貌掩藏在重重珠帘之内,但仪态看起来十分健朗。任谁也猜不到,这是位年岁过半百的女人。

这便是先永和帝名义上的养母崔太后,她的母家是闽安侯府,也是最有权势的外戚。景夏帝时,她是位列四妃之首的德妃,景夏帝驾崩一个月,皇后也随之病故,她顺理成章当上了太后。永和帝英年驾崩,皇帝换了个小的来当,崔太后还是太后。小皇帝还没有娶妻封自己的皇后,那崔太后就是国母,大岐最有权势的女人。

“传膳!”坐定后,刘?太监一甩拂尘,又长又高一声呼和。

佳肴醇酿、美馔珍馐,被小内监捧着如流水一般传上来。御膳房熬了一日夜汤色鲜亮的鱼羹;瓠瓜炖鹿脍;整只肥美的勾芡鲍鱼,手指那么点大的精美雕花的茶酥;色泽枣红的半透明水晶糕;茶是掐尖儿的贡茶君山银针;由于烂得快,两日前八百里加急从岭南山里送来的朱樱……往往前一道菜还没看过瘾,下一道就来了。

桃七这辈子也没见识过这样的盛宴,是眼也直了,下巴也掉下来了,唾液冒出来一口接着一口地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