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第十七章(1 / 2)

加入书签

她那不成器的爱人,死在了他们即将衣食无忧的前夜。

孙大夫诊完脉,摇头叹息:“东家,再这样下去,姚娘子会把自己耗死的。”

芙昭端着药走到姚金翠床前。

姚金翠挣扎着起身:“姑娘不必为我如此,我已生无可恋,不如随大勇去了也好。”

芙昭把药碗放到床前的小矮几上,柔声道:“我未婚夫是宛平县尊,你知道吗?”

姚金翠点头:“我去打听过,县尊大人很好,配得上姑娘。”

“我昨夜让他帮忙查了积案,说是七八年前,有人举发,几个拐子从燕西县拐了十几个女娃娃,在盛京倒手卖掉了。新旧朝交替,这案子也搁置了下来,你说要不要接着查?”

燕西县,就是姚金翠的老家。

难道她闺女是被拐子拐走了?

姚金翠激动地抓住芙昭的手:“要查,一定要查!”

“自然是可以查的。”芙昭把药端了起来,“但若是那些女娃娃的家人都没了,也没个标记,查到了也无用啊。”

姚金翠一仰头就把药喝了个精光:“我家燕子右耳朵后面有三颗黑痣,姑娘,求你了!”

芙昭轻轻地把姚金翠摁回到床上,笑道:“查案的事有县尊,你现在安心把身子养好,陈年旧案,急不得。”

哪儿有这么巧的事?但只要有一丝希望,姚金翠都不想放弃。

她死死闭上眼,不敢看也不敢问,生怕从芙昭的神色里看到一两分善意的谎言。

确实没有这么巧的事,新朝初立,谁会揪着前朝这么点小事不放?但姚金翠的闺女确实在盛京,全知大大还透露,这姑娘不仅没死,还在高门大院里,日子过得不错。

但要再进一步问,全知大大就又宕机了。

所以芙昭并不算欺骗姚金翠,耳后的三颗黑痣是吗?这倒是一个蛮独特的标识。

芙昭叫来绵风:“跟昭记和绣楼的掌柜们都说一声,尤其是绣楼,留意耳后有胎记的姑娘,约摸着与我一般年纪,若有消息,速速报与我知晓。”

她抬头看了一眼,都近午时了。

赶到城门口时,徐蕊萱正百无聊赖地踢着脚边的石子。

“你来啦。”她怏怏不乐,昨夜陶大勇猝不及防地死在她面前,牵动了她几许哀思,甚至更加担忧。

刚过未时,日头西斜。

芙昭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但不真切,但徐蕊萱已经兴奋地喊了出来:“是马蹄声!”

她久经沙场,自然熟悉,蹄声??,像是雨打芭蕉,响在了她的心底。

没一会儿,连芙昭也听清楚了。伸长脖子远望,旌旗招展,身穿黑甲的将士们出现在视线里,金戈铁马之势扑面而来!

“是他!”徐蕊萱激动地抓住芙昭的手,“我看到他了!”

正在这时,城门里浩浩荡荡地出来了一队金吾卫,一名青年男子身骑高头大马,衣着华贵无匹,朝凯旋的众将士们而去。

徐蕊萱在芙昭耳边道:“是太子殿下,他右边是淮阳侯,左边的是金吾卫钱指挥史,我的上司。原本扭扭捏捏地安排我来护卫,我请辞,乐得跟什么似的,生怕我抢了他在储君面前的风头。”

因为有长安侯的威名,徐蕊萱在金吾卫几乎横着走。

芙昭点头,也悄声与徐蕊萱咬耳朵:“太子与长公主倒有几分相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