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霓虹物语198016(1 / 2)
“怎么样,桑原?有信心击败这个小年轻么?”一个头发潦草的中年男人呼哧呼哧吃了几口拉面,含含糊糊问一旁用盐烤鲑鱼下酒的男人。
一旁被叫做‘桑原’的男人正是林千秋这次围棋大赛的决赛对手,也是当下日本业余围棋四天王的五个人之一??四大天王有五个,没毛病的。
桑原看起来有三十多岁,身材精干、长相普通,只有一双总是没精打采的眼睛格外让人印象深刻。正是因为他的这个特征,他在棋坛还有一个‘睡虎’的外号,是说他跪坐在棋盘边总像是在打瞌睡。但就是这样瞌睡着瞌睡着,就把对手拿下了。
桑原的下酒菜旁还摆着一张棋谱,是林千秋半决赛下出来的,对手正是吃拉面的男人。桑原看了看棋谱,抬起头来给了朋友一个正脸,有些像一个‘?’字:“没什么关系,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小孩子而已。”
“喔,可别因为年纪小就大意了啊...凡是厉害的、有天赋的棋手,十几岁的时候打败前辈是很常见的。尤其是我和她下过了,真是非常擅长抓住对手的错误...嗯,其实也不算错误,只是一些很正常的应对而已。”
“说实话,和那位‘围棋美少女’对局时,我有一种感觉,她的围棋理念和当下的主流都不一样。节奏太快了,而且过于在乎效率??所有人都很在乎效率,但在乎到她那个地步的,可以说闻所未闻...就像是为了效率,一切都可以不在乎。”
“围棋本来就是子效第一吧?”‘睡虎’桑原不以为然。
毕竟,围棋的本质就是要以最少的子,吃掉对手最多的子,这就是个效率游戏,当然是效率第一!很多时候两个棋手纠缠了一百多手,来回拉锯,也就是为了一个先手,而一个先手的价值不过5目半(此时的贴目规则就是先手贴5目半,即2又3/4子)。
但1980年棋坛所说的效率,又怎么和AI围棋时代的‘效率’相提并论?看起来都是效率,却量变产生了质变,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围棋。
而这一点只有和林千秋下过棋,本身又有一定水平的人才能感受到。不然只看棋谱,始终是雾里看花,不会明白那种被时代的浪潮一下拍在沙滩上的感觉??林千秋的对手经常会觉得自己完全是被她的棋推着走的,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汹涌澎湃、应接不暇。
“我看老弟你是吓破胆了。”‘睡虎’桑原慢吞吞地喝酒:“或许她在同龄人中算厉害的,比棋院特意培养的天才少年更厉害,就像报纸上说的,拥有不可思议的天赋。可她还是太年轻了,也没有高强度的训练,缺乏经验...现实生活又不是少年漫画,可没有那么多奇迹。”
这是桑原的真实想法,在他看来,林千秋是不可能真的具备职业选手的实力的(他的朋友一直在他耳边强调,她是职业级别的)。而他自己作为业余围棋四天王,职业以下向来乱杀,何况是一个没什么经验的少女棋手?
至于林千秋万一真有那个实力?笑话!真要有那个实力,那该是从娘胎里就开始下棋打谱了,不然下棋下得走火入魔也到不了那个水平啊??这种想法不奇怪,此时可不是后来定段新人都十几岁,甚至更小的时代!此时的青春风暴,也至少要有二十多吧?
普遍认知里,三四十都是当打之年,是出成绩的时候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