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准备过年(1 / 2)

加入书签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上天报平安

二十四,扫房日,年货春联齐备置

二十五,磨豆腐,好运连连福满屋

二十六,割年肉,洗去晦气剃新头

二十七,备家宴,鸡鸭鱼肉堆满案

二十八,蒸枣花,发面馒头笑开花

二十九,贴福斗,爆竹声中温老酒

三十夜,阖家欢,守岁红包压枕边

年初一,开门喜,拜年贺岁不扫地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斜斜地洒在灶间。集市收摊的第二日,灶王爷早已享用了糖瓜的供奉,灶台角落还零星粘着祭灶时撒落的碎芝麻,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林小满轻手轻脚地掀开蒙着粗麻布的竹筐,新磨的晚稻米在冬阳下泛着莹白,仿佛撒了一层细碎的珍珠。这是他们趁着赶集的间隙,在天色还未大亮时,推着石磨一圈一圈转出来的。清晨的的露水还未散去,石磨转动的‘吱呀’声,将整个村子从沉睡中唤醒。

王氏站在灶台前,手中的木勺在陶缸里缓缓搅动,黏稠的米浆顺着勺边缓缓滴落,正正落在"咕嘟"冒泡的柴火灶前。灶膛里埋着的柏树枝不时‘噼啪’爆开几点火星,映得墙上晃动的身影更显单薄。王氏的眉眼在火光中显得格外柔和,她熟练地用筷子尖挑起一点老面,米浆表面随即鼓起细密的气泡,像是春日里的小池塘,泛起层层涟漪。

“发得正好,”王氏轻声说道,目光中带着几分怀念,“就像你爹那年挖到的野蜂窝,满当当的,看着就喜人。”

蒸笼里渐渐冒出热汽,氤氲的雾气在灶间弥漫开来,带着米浆特有的香甜。林小满忍不住伸手,从蒸笼里抓起一个刚出笼的枣泥发糕,不顾烫手便塞到嘴里,烫得直哈气。王氏见状,笑着骂了句“馋嘴猫”,眼中却满是宠溺。

一旁的三花猫在地上转悠,似乎也被这香气吸引,仰着头,眼巴巴地望着林小满。林小满笑着捏了一小块枣泥发糕,放在三花的鼻子下面。三花怂了怂鼻子,发现并不是自己爱吃的鱼腥,一扭屁股便跑了,轻盈地跳上木头堆,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开始慢条斯理地舔起毛来。

灶间里,米香与柴火的暖意交织,冬日的寒意寒意被挡在门外。林小满站在门口,望着院子里洒满阳光的木头堆,三花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悠闲。他轻轻呼出一口气,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仿佛这冬日的时光,也被这温暖的灶间和悠闲的猫儿染上了几分惬意。

林泽天的小脸被寒风冻得通红,两团火红的发带在晨风中微微晃动。他踮起脚尖,双手紧紧扒着篱笆,努力将脸蛋卡在竹篱的缝隙间,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院子里忙碌的身影。身后,几个裹着厚棉袄的小娃娃你推我搡,袖口早已蹭满了雪泥,却仍不肯离去。

“林家哥哥,这又捣鼓啥吃食?好香啊!”林泽天吸了吸鼻子,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晨光透过竹篱的缝隙洒在他冻得发红的脸颊上,哈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结成细银线似的馋涎,与院子里飘出的甜香交织在一起。

林小满蹲在石磨旁,手里捧着一块刚出锅的枣泥发糕。金黄的面皮上裂着红艳艳的蜜枣纹,甜丝丝的热气顺着晨风飘向篱笆外,引得几个小娃娃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抬头望了望篱笆外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嘴角扬起一抹温和的笑意。

“这是发糕,要试试吗?”林小满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面粉,冲他们招了招手。林泽天闻言,眼睛一亮,立刻松开了扒着篱笆的手,带着几个小娃娃一溜烟地跑进了院子。

林小满转身进了厨房,端出一盘子切好的发糕,金黄的外皮在晨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他将盘子放在石磨上,示意小娃娃们自己拿。林泽天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块,咬了一口,顿时眼睛眼睛眯成了月牙儿:“好甜!林家哥哥,你怎么做的?比镇上卖的还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