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协商走商(2 / 2)

加入书签

林小满道:“倒也不算什么难事。只是我们待新房子落成后,便要着手修建腊肠作坊。我思来想去,三娘为人精细妥帖,想请你来做个管事的,帮着我们照看作坊里的事务。”

他心中早已有了计较,王铁柱和崔三娘都是踏实肯干、品行端正之人,且家里并无极品亲戚拖累,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让这样的人掌管作坊,林小满自是放心得很。

说起王铁柱和崔三娘,自成亲之后,因着王家如今房舍紧张,住的人又越来越多,几房小家虽无大的矛盾,但小摩擦总是免不了的。王家的爹娘素来体贴慈爱,见此情形,便主动提议分家,让各房自立门户,免得彼此生隙。

至于家中的粉条生意,则是分作四份。王家大哥、二哥、王铁柱各得一份,余下的一份则由王家的爹娘带着未出嫁的小妹。待小妹日后出嫁,那一份便算是二老的养老之资,两个老人不与儿子们同住,只要求他们按月送些米粮,以尽孝道。

粉条生意虽是分了家,但每房仍需出两人协助制作,唯独王铁柱夫妻因沾了林小满的光贡献了方子,便免了人手之责。粉条生意每月只需忙上几日,算不得繁重。林小满心中盘算着,若是将来粉条生意能更进一步,他们或许也会效仿自己,建个作坊,招些人手,负责前期工序,至于那关键的方子,自是会妥善保密,绝不相传。

崔三娘微微垂首,神色间带着几分踌躇。她晓得,自从得了那粉条方子后,村里的闲言碎语便不曾断过。如今铁柱做了掌柜,自己若再接下腊肠坊管事的差事,村中那些人还不知会如何编排,怕是会闹到林小满跟前。她心中对此不免有些顾虑。

然而,崔三娘毕竟不是个懦弱的性子。这段时间,她受林小满影响颇深,耳濡目染之下,那份自信早已在心中扎根。她暗自思量,若自己果真担起了这管事的责任,想来也能做得不差。

“三娘只管放手去做,不必忧心那些闲话。腊肠坊的事有我担着,谁敢多嘴,我自有法子处置。”林小满笑道,言语间透着从容不迫。如今村里的最大的财路是他铺好的,村民们若不愿断了财路,自是不敢轻易得罪他。就连村长那头,也很是支持他的。

王氏在一旁听着,轻轻拍了拍崔三娘的手背,温声道:“三娘放心,满哥儿这孩子心里有数。你就安心做你的管事,莫要多虑。”

崔三娘感受到王氏的慈爱与信任,心头一暖,原本的顾虑顿时烟消云散。她抬眼,迎上林小满的目光,郑重道:“好,既然满哥儿不嫌弃,我定当全力以赴,做好这个管事。”

林小满闻言,亦露出满意笑容,道:“如此甚好,三娘有你相助,腊肠坊定能蒸蒸日上。”

如此,崔三娘便放下了心头重负,欣然接受了管事的差事。

眼下,虽说管事的人已经有所安排,但这腊肠作坊还未建好,暂时只是嘴上说说罢了,实在不见个实际的影子。也罢,且先让崔三娘跟着她娘,把院子里制作腊肠的诸项事宜理顺畅通。如此安排,制腊肠的活计便有了章法,崔三娘总揽统筹之责,林村长的婆娘李氏则从旁协助监督做活的人,以防疏漏。至于收购各类蔬菜、菌菇等食材一事,自有吴大娘掌管,她经验老道,流程自会妥善。这样一来,崔三娘只需居中调度,林小满只需偶尔翻看账本,核对一二即可。至于王氏,也能够卸下肩上重担,安心调养身子,早日恢复康健。

夜色渐浓,烛火摇曳,林小满等人围坐在堂中,就着走商和作坊的诸般事宜细细商讨。从货物的采买、路程的安排,再到作坊的人手分配,无一不反复斟酌,力求万无一失。众人时而低声议论,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展颜轻笑,仿佛这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