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腊肠订单(1 / 2)
铺子外,门檐下那块“招掌柜,待遇优厚”的木牌已经在风中摇曳了两天。虽说偶有人前来打听,可林小满细细见过之后,总觉得不甚满意。这些人要么是经验不足,要么是举止轻浮,总差了些火候。
这日,林小满又如往常一般,趴在柜台上,双手支着下巴,眉头微蹙,满脸愁容。正在此时,来客楼的吴掌柜掀帘而入,见到林小满脸上的愁云,不禁微微一笑,道:“林掌柜,这是还没遇上合意的人?”
林小满一见是吴掌柜,连忙起身,拱手笑道:“吴掌柜,快请坐。”又回头吩咐伙计:“赶紧沏壶好茶来。”待吴掌柜坐下,林小满轻叹一声,道:“唉,招伙计倒是容易,可这招掌柜的,难如登天啊。吴掌柜今日来,可是有什么合适的人推荐?”
吴掌柜端起茶盏,轻轻啜了一口,点头道:“正是。我有个老友,早年在京城酒楼,做的是掌柜的差事,为人精明强干,处事老道。只是后来,他东家的小舅子眼红他那掌柜之位,硬生生将他挤兑走了。他一气之下,带着家眷回了咱们镇上。林掌柜若是不嫌弃,我明日便叫他来与你一见。我这朋友在京城酒楼干了十来年,经验丰富,品行端方,定不会让你失望。”
林小满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光,喜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有吴掌柜亲自推荐,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两人又闲话几句,林小满本想留吴掌柜吃饭,以表谢意,但吴掌柜因有事在身,婉言谢绝,便先行告辞了。
次日,林小满早早便在铺中等候。果然,吴掌柜的那位好友王之临如约而至。林小满一见之下,心中暗喜,这王之临果然如吴掌柜所言,举止稳重,谈吐有度,对酒楼经营之事也是头头是道。两人交谈片刻,林小满对王之临的初印象极好,王之临对林记砂锅铺的前景也颇为看好。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当场签下了契约,王之临正式成为林记砂锅的掌柜。自此,林小满不用再天天往镇上跑,省了不少心力。他也能腾出功夫,回到村中,专心筹备建房动土的事宜。
动土之日,天色微曦,晨雾尚未散尽,林小满便早早起身,穿戴整齐。按照曹工匠事先的叮嘱,旁边的空地上早已设好供桌,桌上整齐地摆放着三牲祭品、美酒礼器,以及一把被红布紧紧缠绕的锄头,旁边还置有一柄鲁班尺,象征着匠人们的虔诚与敬意。
时辰一到,曹工匠手持一炷燃香,神色肃穆,缓步上前,点燃香火,插于供桌香炉之中。他面向四方,恭敬地祭拜土地神,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神灵庇佑,保此地平安,工程顺利。随后,他展开祝文,高声诵道:“兴工动土,神灵护佑,祈福避祸,万事亨通。”
林小满依照曹工匠的指引,接过那把系着红布的锄头,心中默祷,缓缓挖下第一锹土。这一锹土,象征着新宅的奠基,也寄托着林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接着,曹工匠亲自在墙角埋下“镇宅符”,符中包裹着铜钱、朱砂、五谷等物,以求驱邪避凶,保家宅安宁。随着镇宅符的埋下,新宅的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工地上,匠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敲打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林小满站在一旁,望着这繁忙的景象,心中涌起无限感慨。
自打林小满从昏迷中苏醒,已匆匆半载。这半年时光,虽忙碌不已,却也充满了欢喜与满足。他们齐心合力制腊肠,做粉条,摆摊子,开铺子,现在终于可以把他最初的愿望,建个青砖四合院实现了,这些日子以来,虽然忙碌,却也开心。只是,心中仍不免挂念那远行的青山哥一行。不知他们走商的路途是否顺遂,是否一切平安。那些我们亲手制作的腊肠、粉条和果酱,是否如愿售卖出去
沈青山一行人马不停蹄,自清晨出发,约半日便抵达了离得最近的临安县。但见这县城虽不大,却熙熙攘攘,街市热闹非凡。众人一路风尘仆仆,稍作整顿后,寻了一家价格公道的客栈,包下一间宽敞的通铺。简单用了些饭食,略作歇息,沈青山便吩咐众人分头行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