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6乐团排练(1 / 2)

加入书签

早晨九点,柏指挥准时走进排练室,却惊讶地发现,据说应该病恹恹躺在家里床上的一提首席,此刻居然好端端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正用绒布蘸了点清洁剂,仔细地擦着被松香粉沾染的琴面。

“你怎么来了,不在家里好好歇歇?你父亲昨天替你请假了,说是你胃病犯了,现在怎么样?”

“柏老师,”顾梓聿一抬头看到来人,连忙站了起来,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

“其实没什么大碍,我睡一觉就好了,咱们任务紧,排练比较重要嘛,抱歉啊,让您担心了。”

“哎,可别这么说,你可是我的首席啊,我不担心你担心谁去?身体要注意啊!你们年轻人,就是不把这胃疼当回事,是吧?想当年我年轻的时候…”

“哎呀指挥您就别提了,好汉不提当年勇,还是赶快开始排练吧,今天任务重啊!”

坐在顾梓聿身边的姜明?笑着打断了柏嘉辉的话,抖了抖手里厚厚一沓分谱。被打断话头的柏指挥倒是没有很生气,事实上他很是偏宠这个小女孩,于是一副迁就的表情:“行行行,听你的,开始排练吧。”

顾梓聿自觉地站起来,将弓子架在弦上,不疾不徐地给了大家一个标准A,各个声部都有条不紊地跟着开始校音,一时间整个排练室里“La”的声音此起彼伏,他环顾四周,见一切顺利,才又坐下??柏嘉辉不知道他有多想来这个排练,不但是因为他喜欢,更因为可以借此逃开和顾仲景一起单独相处。天知道由于自己的胆大妄为,从昨天自己跑到吐晕被背回家后,顾仲景的脸色有多么差劲......

今天的排练和以往有所不同,在保持本来乐团编制不变的情况下,还有当地军乐团的管乐分部来给予支援。原来,为了迎接今年夏季在鹿城举办的国际音乐节,除了演奏一些固定的经典曲目之外,鹿城学生交响乐团还会上演一部新的交响诗《金帆号角》,而这首作品中铜管和木管乐器的应用更加丰富一些,相应的也要多些外援。

这部作品是今年华裔著名作曲家林生一特意为鹿城学生交响乐团所作的。

林生一和不久前刚逝世的吴宏礼是至交好友,去年他回华纳探望老友,并亲自观看了三场鹿城学生交响乐团的排练和演出,深深地被这些学生们盎然的精神面貌和精湛的演绎技术所打动,决意为这些可爱的孩子创作一部作品。又因为鹿城学生交响乐团的前身是由吴老师带头组建的金帆交响乐团,所以这部作品定稿时就被起名为《金帆号角》,祝愿着金帆乐团能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林生一以“金帆号角”为题,幻想了一场英雄海上冒险的叙事史诗。整首交响诗分为四个章节,作品从开篇的光明与宏大,逐渐过渡到风暴与困境,再到最终的胜利归来,每一章都充满了变化与冲突。

第一乐章是《金帆》,作品开篇于朦胧的晨曦,C大调4/4拍描绘了船从港口启航的场景。圆号象征着映在海面的晨光,低音大管和大提琴以柔和而富有流动感的旋律铺陈出宁静的港湾景象。海风轻拂,远处号角声响起,音部渐渐堆叠,弦乐和铜管交织,主旋律第一次出现,悠扬且富有力量,风帆鼓起,随着定音鼓的加入,金帆号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雄心壮志扬帆起航了。

第二乐章《风暴》,用d小调6/8拍描绘了船队遇到风暴的情景。海浪翻滚,乌云压顶,风暴突如其来。弦乐以快速上行的琶音表现汹涌的海浪,木管乐器模拟呼啸的风声,乐团使用重音、强烈的对比和断奏来表达紧张、混乱的氛围,节奏变得急促、失控,铜管和打击乐将风暴的轰鸣展现出来,狂风暴雨冲击着甲板,海员们奋力掌舵,乐章在风暴的最强烈处戛然而止,留下短暂的寂静。

第三乐章名为《孤独幻夜》,是神秘而迷幻的印象派风格。c小调4/4拍慢速铺陈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船队漂泊在无人的海上。在经历了风暴后,海面变得异常平静,天空呈现出奇异的色彩,竖琴拨奏,弦乐营造出朦胧的光影变化,单簧管和长笛交织出如梦似幻的旋律,弦乐和木管代表了寂静的夜空,主旋律再次反复,弦乐的低音部分营造出空旷与失落的氛围,仿佛船员们在风暴后失去了方向。

最后的乐章是胜利归来的《曙光》,E大调4/4拍,灿烂而抒情,欢快且有力量。随着海面开始恢复平静,曙光照亮海面,乐曲的主题转为明亮,弦乐和铜管奏出庄重的主题,描绘了象征着希望、决心、光明的黎明的曙光。打击乐表现出步伐坚定的前进,节奏稳定而富有冲击力,带着一种从黑暗中走出的胜利感。经过种种挑战,船队最终回到家园,归来的号角声高昂激烈,乐团使用强烈的音响效果来表现凯旋归来的胜利荣耀:铜管奏响辉煌的主题,比之前更为宽广而清晰,弦乐奏出温暖而悠扬的旋律,鼓声、打击乐交替响起,仿佛海浪拍打着熟悉的港口,最后,乐团在辉煌的和弦中结束,像一道金色的光辉映照在船帆上。

大家都很期待能够演绎这部作品??这是多大的荣誉和幸运啊??这是完完全全属于他们自己的曲子!即使是沉稳如顾梓聿,也不愿意错过它的第一次排练。此刻他正用目光抚摩着那还散发着淡淡油墨香的崭新的曲谱,如果说的肉麻一点,那目光温柔得仿佛用多情的指尖描摹恋人温热的胸膛。

顾梓聿刚考进乐团的时候,吴老师的头发还没全白,说话是那么的中气十足,而“金帆乐团”的金字招牌还高高地悬挂在青少年宫地下一楼的大排练场,尽管已经有些斑驳。

那个时候金帆乐团已经成立了二十多年了,是全帝国第一个完完全全只由普通中学生组成的大型交响乐团。应该说,吴老师为了这个乐团的成立和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