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埋怨(2 / 2)

加入书签

老夫人让婢女为她备了筷子,沈持玉坐下后,宋灵珊便不满地嘟哝道:“嫂嫂这么晚回来陈家竟没留你用饭吗?”

自她进屋到落座,宋灵珊不仅没有起身行礼,便是手中的筷子也未曾放下过,这在自小教养良好的沈持玉看来是极为失礼的,但她却并未开口指责对方无礼,只谈谈地“嗯”了一声。

打小为沈持玉教导礼仪的嬷嬷是宫里退出来的老嬷嬷,是以她一言一行都极为优雅合宜,相形见绌之下老夫人和宋灵珊就好似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

宋灵珊望了望桌上的凤尾明虾、八宝香酥鸭……方才还十分美味的吃食此刻嚼在口中却似变了味道,处处都散发着一种暴发户的味道。

看到她,她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幼时小院里常年扫不干净的鸡屎,山上永远也割不完的猪草。

这也是二人为何不愿与沈持玉一道儿用饭的原因。

而沈持玉同样微微蹙了眉头,已过辰时二刻,饭菜应以清淡为主,且不说这桌上的饭菜多是油腻之物,而且味道也过重,她随意夹了两筷子银芽鸡丝便不再吃了。

三个人的胃口都不好,这饭也就吃不下去了。

老夫人本想劝灵珊再吃点,但目光触及宋灵珊愈发圆润的脸颊,到嘴的话又憋了回去。

又看了看沈持玉婀娜有致的身形,脸色不由黑了黑,她家灵珊什么时候吃得这般圆润了。

怪不得前几日裁剪新衣时多出来好几尺布。

老夫人忙人婢女收拾了残羹冷炙,回到榻上接过婢女递过来的茶盏轻轻呷了口,一抬头看到沈持玉将茶水吐在红豆捧着的银器中,顿时一口气卡在那儿,手上的杯子似乎也烫手起来。

重重将杯子放在桌上,不等沈持玉回身,便道:“今日你怎能让灵珊独自一人去陈家呢,她年纪小又不善交际,你作为嫂嫂不应该照应些吗?”

沈持玉被这话问得有些茫然,“陈家的请帖只请了灵珊,况且是未出阁小女儿的生辰宴,儿媳去不合适。”

哪儿人出门赴好友生辰宴带着自家嫂子的,暂且不说她与陈家姑娘并不认识,再者说这些姑娘都未曾出嫁,她去了也说不到一块儿去啊。

老太太不讲礼起来,哪管你三七二十一,便是圆的也能说成扁的,况且还有宋灵珊在旁添堵。

沈持玉嘴巴又笨,根本就说不过二人,被二人好一通埋怨。

一刻钟后,沈持玉抿了抿唇,低声道:“儿媳知道了。”

老太太还要说的话尽数都咽了回去,这个儿媳性子太闷,三棍子也扪不出一个屁来,实在让老太太有些挫败,想当年她在老家临水县,无论是吵架还是撒泼,街坊四邻鲜有敌手。

来到奉化之后,她养尊处优两年有余,面对沈持玉时常有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挫败感。

“今日找你来还有件事儿。”老太太手再次摸上了茶盏,但拿起后又放下,正了正色道:“我听说陈家有个白鹭书院,里面的先生都是名士大儒,你二弟在那松山书院学了这么年连个秀才都没捞着,可见那里的先生是不行的。”

宋冀年的弟弟宋仲秋今年虚岁十九,自小便与兄长一般读书习字,但于读书一途上实在没什么天分,偏偏宋老太太不信邪,认为大儿子既能中进士,没道理二子不行,这两年为了宋仲秋读书之事没啥折腾她与宋冀年。

怕是今日宋灵珊回来后与她又说了什么,她才又动了别的心思。

只是白鹭书院入学是要考核的,倘是庸碌之辈便是陈家家主的儿子也不能进的。

她将这话说与老太太听,宋灵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