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7絮补寒柯续楚谣(1 / 2)

加入书签

毕菱拈起巾帕轻拭眼泪:“那诗集中有几首是我阿娘所作。昨夜阿娘入梦、斥我不孝,未在其遗诗前标署名讳??我本欲于中元斋日焚烧几册以供耶娘赏阅,可如今、如今竟犯下此等大错……”

言罢,毕菱掩面而泣。

许管事一听只不过忘添人名,不由得长舒一口气,心神稍定。

诗集里本来也只有前面三十余首为毕渊遗作,后面百来首都是这小娘子写的,他一看便知小世子是为了替佳人谋才名。

他暗自思忖,与其大动干戈重制贡诗雕版,不如将此事掩过去,省得叫国公府知晓自己办砸了差事??横竖这小娘子手里也拿不到贡诗。

况且,小世子本就吩咐众人向她隐瞒贡诗一事,他万万不能走漏风声,开罪了小世子。

想通了这一茬,许管事连忙劝慰:“小娘子莫慌,还请指点,须将先妣名讳加在何处?我等即刻去改雕版。”

毕菱暗暗惊奇,竟未料到这管事如此好说话,抬起眼泪望向他:“不知已装订多少册了?误的工费,我尽数补给管事。”

“小娘子何出此言?我许铸岂是贪图蝇头小利之辈!”许管事故作慷慨大度,实则是这两日皆在赶制贡诗,要送去她手里的一千册才刚开始印,重制雕版损失并不大。

毕菱被许管事引入院中,看见匠人们正悉心晾晒印制好的纸张,她满脸皆是歉疚不忍之色。

待到书案前,毕菱捧起朱样细细思虑,最终在第三页顶端落笔“柳令仪”三字。

最后一捺写完,她凝望着阿娘的名字,被泪水洗过的眸子闪着熠熠的光辉。

“许管事,为免枉费诸位心血,加上先母名讳后,我将这页的诗名也减去三字??如此,后面的雕版皆无须重制,只改这一块便好。”

许管事自是欣喜,又奉承她善解人意、通情达理。

“近日已装订成册的错漏诗集可否送与我?”毕菱浅笑,略带腼腆,心中却想着还得拿去送给韦檀,好瞒天过海。

许管事连一册都还没装帧好,却毫不慌乱:“那是自然。只是看小娘子孤身一人来,怕是不便携带。不若留个住址,晚些时候我叫人一并送去。”

毕菱不疑有他,直叹许管事行事周到,临走前又留了两枚金铤。

????

拿到入贡诗册的韦檀辗转难眠,他忍了几日不去见她,只为先办妥此事再去“邀功请赏”。

他特意选了个祖父在家的日子,清早起来在廊下诵诗。

“稚女贪嬉不肯眠,夜寒犹自拨炉烟。邻家莫怪鸡声早,更与窗前听曙天??”

他翻了前几页,一眼就看见这首毕渊所作的《娇女诗》。

诗中夜里难眠的女童从床帏中探出脑袋,摇晃着双髻去伸手拨弄榻边香炉中腾起的袅袅烟雾,等天将亮未亮,竟趴在窗前学公鸡鸣叫。

原来她幼时就如此娇憨顽皮,吟诵间,韦檀不禁发笑。

转念却又想??若今后他们也有了女儿,会是何等模样呢?

“莫不是我还在梦里?还是苍天垂怜,赐我家三郎灵心慧性?哼,你这般性子竟肯读起诗来,稀奇!”韦国公背着手穿过游廊,嗤笑起装模作样的韦檀。

“祖父。”韦檀今日有事相求,放下诗集恭恭敬敬地行礼,“旁的诗也就罢了,这可是毕渊尚未面世的遗作。”

果然,韦国公一听这话便顿住脚步,眯眼瞧他手边集结成册的书:“既未面世,你从何处得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