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乞巧节(2 / 2)
刚把巧酥、巧果做成,谢家的侍女桃红也赶来,还把部分巧果装进食盒,嘴角微微勾起:“上回的冷元子可还有?”
“有的,这回也是不放冰?”
桃红提着食盒,点头:“多盛些元子,我家娘子惦记许久了。”
起先陆琼回疑惑,谢家有芸香楼,为何还跑到她这买冷元子,后来才知芸香楼不做这样的元子,倒是有不少冰酪、酥山等冷食。
可这些为寒凉之品,对身体不好,平日也会叫厨娘做吃食,可她家娘子只想尝鲜,便也不好叫人特意做,到外边买还方便些。
送走桃红,陆琼便又在铺子里忙得团团转。前往陆记的食客络绎不绝,还有人订了五十份的巧果、二十份的巧酥,可将她们累坏了。
巧果有不少,可巧酥不够,做起来还费劲,最后还要捏成不同的形状,倒是有个好听的叫法??“送巧”,祝愿女子愈发手巧。
比宣传男女爱情来得实在,毕竟在宋代,手巧的女子容易找事做,待钱攥在手里了,那才叫踏实。
生意实在旺,陆琼午食便在店里吃些汤饼凑合凑合,倒是陆萱还惦记着红楼的菜,又托闲汉跑腿买来?金煮玉。
“金”就是炸竹笋,”煮玉”则是笋煮白粥,一道菜便是竹笋的两种做法,也是不常见。
竹笋却是寻常食材,不论是间笋蒸鹅,还是三脆羹,就连馒头也会夹笋。而竹的寓意好,相国寺的僧人便也偏好竹笋,还生了食笋的情节,陆琼觉得他们也是清雅。
吃过午食,陆琼便觉得有些倦,坐在墙边闭目养神。心里后悔,早知就不硬撑了,还不如回去歇息,养足精神再来也不迟。
半梦半醒间,她听见有人再耳边谈话,睁眼便见虞娘站在杨姐儿身边揉面团。可虞娘怎么在这?旁边还有离姐儿。
“虞娘是怎么找到这的?”
她离开上元村时,只跟虞娘说去龙津桥摆摊,那时还没陆记,后来便忘了告诉虞娘一声。
“寻人问的,那人认识你,就带我们来这,”虞娘在光滑面团上压印子,“不过你这铺子真大,汴京也变了许多,我险些都找不着路。”
虞娘上回来汴京也是好些年前,近来城中商铺林立,有所变化也是寻常,只是心里隐隐有些落寞。
见到熟悉的人,陆琼也变得话多,还好奇她们何时回去?
“离姐儿非说要来,惦记好些日了,昨夜还睡不着,今儿起晚了还怪我不叫醒她。所幸就在入城处订了客栈,明日再回去。”
虞娘还说,她来之前替陆琼看了眼屋子,屋顶完好,只是院前的菜地生了杂草,倒也不碍事。陆琼还趁机问虞娘不少上元村的事,都是些家长里短,无非是谁家娶了新妇,谁家盖了房子,谁家挣了大钱。
可她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离姐儿跟陆萱早早便不知所踪,好在离姐儿年纪不小,陆萱还知道路,倒也不会叫人担心。
眼见着天热,进店的食客便少起来,陆琼打算提前包些饺子,不然等食客一多就忙不过来。
包了百来个饺子,有白菜猪肉馅、韭菜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