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坎儿井(1 / 2)

加入书签

第九章-坎儿井

岳三川深深地看了一眼祝余,忽然嘴角咧出一个笑意:“祝余同志,那这里我就交给你了?”

“你去忙你的吧。”祝余也不客气,她已经正了正头顶上遮挡紫外线的帽子,和村长一起下了田。

这些土地都要重新修整,祝余拍了拍手,示意让老乡们先都回家休息两天,蓄足精力

而这两天,她需要拿出一份可行的实施计划。

祝余拉上穆兰跟着村长一起去了坎儿井,却发现赵松赵柏两兄弟也悄悄跟了过来。

“闲着也是闲着。”被发现了的赵柏挠了挠后脑勺笑道。

穆兰同意:“也行,人多力量大嘛!”

五个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坎儿井。

赵柏饶有兴趣地问着:“新疆也有井啊,你说这都不下雨,哪儿来的地下水呢?”

村长骄傲自豪地拍着胸脯:“坎儿井可不是井水,是昆仑山上的化的雪。”

“我们这个坎儿井有两千年的历史,聪明的新疆人、伟大的劳动!”村长介绍着。

赵柏看了一眼天空上越来越毒辣的日头:“冰山水流到这还没晒干?我咋不信呢。”

祝余接过话头:“秘密就在脚底下啊。”

“脚底下?”

在高山雪水处,根据地势与地形规划坎儿井的走向与长度,每隔二三十米就打一眼竖井,井深十米、甚至几十米,再在地下把这些竖井之间打通,雪水便能顺着这条底下人工暗渠一路顺着流到村庄流向农田。

赵柏看了一眼脚下干裂的土地,又指了指远方隐约才能看见的白头雪山,咽了咽口水:“你是说,我们脚下十几米深的地方,有一条从那里流到这里的暗渠人工?!这工程量也太大了吧。”

赵松冷不防地冒出了一句:“你没听村长说这个工程已经两千年了,你想想,两千年。”

赵柏这才吐了吐舌,穆兰也十分好奇:“那大家怎么确定在土下面挖的是直线呢?”

祝余打了个响指:“看影子。”

其余四人包括村长都低头看着自己的影子。

祝余来回动了两下:“不管人怎么动,影子都和光源是一条直线,比如太阳从我的左边打来,我的影子就向右边延伸去,所以以前的新疆人在地下挖暗渠的时候在身正后点一支蜡烛顺着影子就能挖出直线了啊。”

“我去!你知道知道的?”穆兰惊讶了,这个祝余知道的也太多了吧。

祝余一时语塞,含糊地说道:“地道战啊,我们抗日打小鬼子的时候挖地道啊,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啦。”

但穆兰还是十分佩服地在祝余的肩膀上一拍:“祝余同学,你简直就是我爸说得那个什么,‘举一反三’,这都能联想到一起。”

祝余抿了抿嘴,被动地接收着穆兰的夸赞。

不然总不能跳出来说“唉,这章我本科学农业通论的时候学过”吧?

五个人已经走到了一处竖井边,旁边还有一道干涸的分水闸。

村长指着说道:“要灌溉的时候,打开这个,水就顺着流出来了。”

但眼下毕竟是休耕期,村长便把水闸给关上了。

一条坎儿井维系着上百个村庄的生产,即使是种植期,也决然没有把水都用光的说法。

“那平时乡亲们怎么用水?”穆兰看着紧闭的水闸,又看了看一路通向农田的干涸通水渠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