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柿子(2 / 2)
小林氏自觉手艺没那般好,便也只取了五块丝绢、十块棉绢。
她们选过,云氏自然只剩六块丝绢并十块棉绢可绣。
瑛娘不欲因着低廉的盈收叫她三个伤了眼睛,只说一旬染一批,叫她们不必连日赶着绣完。
“……可否等这帕子绣好卖出去再与你结算。”
“自然可以。”
女眷这边活计轻省,瑛娘扭头又去找徐氏盘算薯粉做不做。
听得还有营生,徐氏自然满口赞同,可惜家里头除了那角碎银,她手头就只有几百枚铜板了,要着营生动不动还得一两百文本钱,她还真不好帮着盘活。
“好瑛娘,且先与奶说说那是个什么营生,该如何做,本钱需得多少?”
“不需得多少本钱就能做成。只需用番薯,家里还有吧?”
一百斤番薯约摸能出二十斤干薯粉,算上本钱、劳力、耗时,一斤卖个二十文就成。
三房若想挣这份钱,一斤薯粉调了糊打个十碗湿粉捞了吃,一碗便是卖个四文也能翻了倍来赚。
徐氏却是想不出那粉皮粉条究竟是何东西,“怎的还有湿的、干的?粉皮、粉条?”
“干的自是方便存备,要吃了再打了干粉来调糊制粉皮或细粉。细粉自是类同面条,却比之劲道,粉皮么,切了宽条炖个肉汤也好。”
“却是没见过城头有这东西……”
这十里八村的,便是他们这些个农户也少吃那番薯,倒是听着下来征收税粮官差说,这等填肚子的都是种来惠济贫农的,好叫那些闹灾的地方不至于遍地饿殍。
但如此贱价的东西,想来城头的那些叼嘴的更不喜得这玩意儿,便是做了又能挣来多少盈收啊?
瑛娘见徐氏兴致不高,倒也没觉着如何。
这薯粉一做便是独一份儿的东西,还不全靠她这个捏着方子的人叫价?
何愁挣不来钱?
但总归只是一些入口的吃食,盈收也得把着良心,若狠了心只把做来的东西销给富户去,她能做的又何止这些?
还不是为了稳妥!
这年代雇凶杀人的可不容易被抓着,几文、十文的挣也不磕碜,积少成多,总归有她快活养老的机会。
“奶,这薯粉外头没得人做,咱家做了,便是一斤卖个二十文、三十文应也有人买。”
徐氏不信,撇了撇嘴,道:“不就是番薯,人家花一文钱能买两斤了,何必买你这贵价儿的。”
“那别人要是看不出来那是番薯呢?”
徐氏愣怔,半晌才吁了一口,暗道今个儿怎么想差
↑返回顶部↑